Thursday, October 27, 2016

教會怎麼合一? / 陳終道

以弗所書>>第二段 教會在人前應有之見證

以弗所書 4:1-6

一、合一的元素(四:1-3)──基督徒被蒙召作聖潔的人,所以行事為人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四至六章可以說是保羅對基督徒行事為人的詮釋,他首先提到基督徒合一的元素。
二、合一的基礎(四:4-6)──基督徒能夠合一,是基於大家都有一些共通點,保羅以七個「一」把這些共通點表達出來。

背誦經文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2-3)

10/28/2016 - 小組查經 以弗所書 4:1-6

以弗所書 4:1-6
教會合一的生活 (一):七個一的合一
I. 導論: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第一和第二章用了五幅圖畫來形容教會:
A. 教會是基督耶穌的身體(弗 1:23)--基督是教會的頭, 信徒彼此為肢體。肢體生活 是相顧相關,痛癢相連. 唇齒相依,相輔相成。
B. 教會是一個新人(弗 2:14-15)--基督拆毀中間隔斷的牆(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 條),將兩下合而為一(兩下就是猶太人和外邦人),這超越的舊約的規條,所以稱為「新人」,表明各國不同的人種,帶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基督裡合而為一。我們兩岸三地的同胞更不要因著次文化背景的差異而建立起牆垣,猶大人律法的牆又高又厚,基督已把它拆毀,我們亦要把任何隔斷彼此的牆垣,帶到基督面前,讓祂拆毀!
C. 教會是神的家(弗 2:19 下)-- 在神家裡的人,彼此成為弟兄姊妹,願我們的教會成為 一個充滿主愛的神家庭,愛主愛人,活出相顧相關,彼此扶助的家庭生活。
D. 教會是神的國(弗 2:19 上)--國由許多家組合而成,神的國乃超越了神的家,每一 個地方教會都是神的家,全世界的地方教會組合起來就是神的國,所以我們不要單顧念自己教會的事工,也要參與世界各地的福音事工,為要擴展神的國度,更多民族蒙福。
E. 教會漸漸成為主的聖殿(弗 2:20-22)--這裡不是說教會已成為主的聖殿,乃是說教會 的房角石(基督耶穌)已經立妥,使徒和先知的根基(就是使徒和先知留下來神的話語,即新舊約聖經)已經竣工,信徒是活石,在其上彼此建造,各房靠基督聯絡得合式,漸 漸成為主的聖殿,所以我們的教會還必須不斷地靠著基督在神的話語上建造,被此聯絡得合式,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
多美麗的五幅圖畫呀:一群在基督耶穌裡的信徒,按神的心意聚集和組織起來,一同 敬拜又真又活的三一真神,在主裡相交、彼此鼓勵、勸勉、教導、代禱,關懷社區,傳 揚福音,以基督耶穌為元首,彼此聯繫作肢體,痛癢相關,唇齒相依,互補不足,毫無 心結或牆垣攔阻相交,成為主內溫馨的屬靈家庭和神的國度,有聖靈居住在其中。
現今請多位靜心思想,您看到這五幅美麗的圖畫在我們的教會出現嗎?
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會顯在我們眼前:在主日敬拜、培靈會或佈道會,當眾信徒坐著
安靜來聽道時,我們會模糊地看到這五幅美麗的圖畫,但是在事奉中,彼此有不同的意
見或異象時,尤其是建堂計劃中,這五幅圖畫很多時候會被撕破得支離破碎!
為甚麼會這麼樣?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每一位都來自不同的背景,曾受不同的教育和
訓練,有不同的性格、嗜好、習慣、思想形態、做事方法、價值觀、屬靈恩賜…等等,
這一切都會引致信徒之間的不和,甚至教會分裂!所以使徒保羅在弗第 4-6 章講論到教 會信徒生活時,就首先提醒眾信徒教會合一的問題,他說:「所以,…
II. 教會信徒合一的勸告--信仰與行為一致(4:1-3)
「弗 4:1(所以)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 稱。 2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3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 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2
A. 4:1--在希臘文聖經,保羅以「所以」為首語,把前面三章論到教會和信徒所蒙的救贖和福音,與信從的生活行為連繫起來。我們既然蒙召得到基督的救贖和福音,就當在生活上有改變,活出蒙召的恩所帶來的美麗光輝燦爛生活;我們既然蒙召入到基督的教會裡, 就當按基督的心意,活出教會裡的生活。
B. 4:3--我們當「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這裡吩咐我們竭力「保守」,並非創 造合一,因為聖靈在我們信主那一刻已經賜給我們合一的心,沒有聖靈的內住,就不能有合一。現今社會推行「五教合一」:把基督教與佛教、回教、道教、天主教混在一起的合一運動,是一個極大的錯誤,亦是撒但要模糊人的信仰手法。在五教合一裡,他們把施洗約翰預言主耶穌將來「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太 3:11)的聖靈與火就是哪吒的風火輪(聖經的「靈」與「風」是同一個字)。有一次,星加坡的靜空大師說:
「有佛教信徒問我,他的幾位好朋友都是基督徒,要不要用各樣方法,把他們帶來信佛教。我回答說:不用了,將來在天堂,耶穌會帶他們來聽佛經!」慈濟會的人也有講道聚會、青少年團、詩班等等,口中也常說「感恩!感恩!」他們也喜歡唱「奇異恩典」。 Masonic Temple(共濟會)就是五教合一的組織,所以他們常常有五教合一的聚會,甚至有復活節的晨更聚會中,不但在聚會中,基督徒不可提到耶穌的名,禱告也不可「奉耶 穌的名求」!現今在美國很多地方,流行 Inter-Religions(超越宗教)的祈禱會(請注意,這些並非超越宗派 Inter-Denominational 祈禱會),在會中,不准許提主耶穌的名,禱告也不可「奉耶穌的名求」,美國白宮的超越宗教祈禱會亦如是!
我們是保守,並非創造,亦無法創造,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我們還要竭力來保守,「竭力」就是要用心思、發時間、出金錢、付代價地來落實行出來。
C. 4:2-3 上--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一的生活:「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
1. 真誠的「謙虛」就是看別人比自己更重要(參考腓 2:3「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
比自已強」,此處的「謙卑」與弗 4:2 的「謙虛」在希臘文聖經是同一個字,「各人看別人比自己更重要是 NASV 按上下文更準確的翻譯)。
2. 「溫柔」是平心靜氣,願意受教的態度(參考雅 1:21),也是雅 1:19 所說的「各人要 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願意以心平氣和地聆聽別人意見、解釋、不贊 成的理由的心態與行動,這樣與謙虛合起來,是保守合一的首個重要行動。(希臘文 聖經是「凡事謙虛和溫柔」,而和合本少譯了「和」一字。)
3. 新約聖經所論及的「忍耐」,都是積極、百折不撓的忍耐,正如海中的游魚,無論水 流怎樣急速,浪怎樣高,仍然百折不撓地向著目的地前進;並非海岸邊的大石,數百 年也是在同一個地方蹲著不動。
4. 饒恕是神對我們極大的恩典,我們若享受過和明白神的饒恕,亦應該在生活上懂得用愛心寬容別人,門徒彼得請教主耶穌,若有人開罪了他,饒恕他七次夠嗎?耶穌回答他說,不夠!應該是七十個七次。七次是還可以數算數目,七十個七次是數不完的無限次數!很多時候,要徹底饒恕一個人或一些人確實不容易,我們只有靠著神無比的大愛來學習饒恕和寬容的功課。這裡提到「互相」,在教會生活裡,我們是互為肢體,成為一家人,所以不應該有「獨行俠」或高高在上的領袖,我們的事奉、行動、甚至 饒恕和寬容的功課都是互相激勵,互動學習,一同成長!
5. 2:21 提醒我們:「各房要靠基督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基督是和平之君, 所以眾信徒的聯繫是以基督的話語和祂的和平為基礎,在上建造充滿神榮耀的靈宮,讓聖靈居住在我們中間,未信者來到我們中間,會感覺到我們與世上的人有不同之處,
3
因為世界充滿了仇恨、爭鬥、嫉妒、紛爭,我們這裡有神的同在,有神的平安,有神 的大愛,更有神的話語。
III. 教會信徒合一的基礎--七個一的合一根基(4:4-6)
「弗 4:4 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 5 一 主,一信,一洗,6 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 也住在眾人之內。」
A. 「身體只有一個」--基督耶穌是頭,教會是祂的身體,每位信徒就是這身體的一個肢體,在身體裡發揮他/她的功用,所以「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林前 12:20-25)
B. 「聖靈只有一個」--這位聖靈是感動我們信主的聖靈,又是父神和基督耶穌差派來作我們保惠師,內住在我們心裡,教導、光照、指引、責備、扶助、安慰、醫治我們的三一真神中的一位,所以我們要看清楚,雖然我們的屬靈經歷或許有不同之處,我們的經歷乃源於一,不要高舉自己的經歷,乃要高舉那一位讓我們經歷到神各樣屬靈福氣的聖靈。
C. 「同有一個指望」--眾信徒同有的指望就是有一天「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 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 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 永遠同在。」(帖前 4:16-17)現今我們彼此在許多事情、背景和性格上有不相同之 處,但是我們的生活和事奉都是同一地向著主再來的方向前進。
D. 「一主」--就是我們的主基督,我們每一位都是祂的小僕人,無論我們在甚麼崗位上 事奉,我們都是事奉同一位主人,主人得榮耀,眾僕人都得榮耀,所以絕不要在人面 前爭奪個人的榮耀,而破壞主的事工和主內的合一。
E. 「一信」--這裡不是指著我們個人的信心,乃是我們共同有的信仰而說,正如猶大書 3 節所說:「…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真道」這兩個字在希 臘文聖經就是「信」這個字,與這裡的「一信」相同。這就是指著我們信仰的根基-- 神的真道,現今我們的聖經,是我們眾信徒信仰和生命最高的權威和無誤的真理,我 們不但要讀經,還要活出聖經的真理,因為這是我們合一的根基,絕不能忽視。天主 教在六十六卷聖經書卷處,還有次經、教會傳統和教皇諭令,與聖經的有同等權威。 摩門教除了聖經以外,有摩門經、無價珍珠和教義與聖約三本「經書」,經外有經, 我們絕不能與他們合一。
F. 「一洗」--「洗」一字可指靈洗或水洗,因為前面剛提到聖靈,這裡應該是指著水洗 來說,我們每一位信徒都是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受洗,在眾親友面前見証我們已 經接受主基督為個人救主,罪過得蒙赦免。信主我們得蒙救贖,洗禮並不能使我們得 救,但是已真誠信主的信徒,要盡快參加洗禮,因為洗禮是作主門徒的入門第一步。
(請參考太 28:19-20 在大使命裡,主的吩咐。)
G. 「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這是我 們的天父,祂是獨一真神,祂是超越的,也是內在的。父神坐在天上寶座,管理宇宙 萬物,祂差派獨生愛子主基督耶穌道成肉身,藉著聖子貫乎眾人之中,透過聖靈也住
4
在眾人之內。東方汎神論只著重神的內在性,而不曉得真神的超越性,所以見到一棵 古樹,就認為樹中有神靈,跪下來拜拜;遇到一塊巨大石頭,也跪下拜祭石神,弄到 滿天滿地神佛。我們的獨一真神是無所不在的,祂可以在古樹和大石裡,但是祂也是 超越的神,祂是造物主,並非被造之物,所以古樹和大石不可能是神!
以上七個「一」是教會信徒合一的根基,缺一不可。在教會裡,我們雖然有不同 的背景、性格或做事方法,但是我們有七方面最基要的信仰相同,就証實我們屬靈生 命上的合一,讓我們靠著主賜的大能大力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