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11, 2016

ARTICLE: "Thousands Take Over Times Square With the Power of God"

Thousands Take Over Times Square With the Power of God

Study note (11/11/2016): 以弗所書 4:17-32

以弗所書 4:17-32
教會屬主生活的指標 (一):神的聖潔為生活的方向
I. 屬主的人生活行為不要像外邦人(4:17-19)
「弗 4:17 所以我說:且在主裡確實的說: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
心行事。 18 他們心地昏昧,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
硬。 19 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
A. 英國倫敦春天早上常有大霧,聞說在倫敦郊區有一間公司,為要鼓勵員工準時上班, 在入口櫃面設有一本員工上班記錄簿,早上員工上班要記錄時間,遲到者更要寫下原 因。因為大霧常有,第一位遲到的員工就寫下遲到原因:「大霧,交通阻塞」,接著後來遲到的都慣例寫下「同上」。有一天,經理在中午翻開記錄簿來看,被嚇了一跳,那天早上第一個遲到的員工寫下「今早我的太太生了三胞胎,遲到了半小時。」接著後來遲到的三、四個員工都寫下「同上」!
使徒保羅在此亦提醒我們教會真誠信主的人,生活在未信主的世人中間,不要隨便的說「同上」、「同左」或「同右」!
B. 此段經文以「所以」為首語,是承上接下的語法,把我們從屬靈恩賜的搭配帶進屬靈 生命與生活的更新,可見使徒保羅談論到教會信徒生活的模式是:
1. 保守主內的合一(弗 4:1-6)
2. 屬靈恩賜的運用(弗 4:7-16)
3. 新生命更新變化(弗 4:17-5:14) 在羅 12:4-21,有同樣的模式:
1. 在基督裡成為一身子(羅 12:4-5)
2. 按屬靈恩賜專一事主(羅 12:6-8)
3. 靈命更新--愛人不可虛假…以善勝惡(羅 12:9-21)
使徒保羅在教導信徒運用屬靈恩賜來事奉主之前,一定勸勉他們要保守主內的合一, 因為屬靈恩賜的運用是要造就人和建立教會,若沒有合一的心,愈有屬靈恩賜的信徒愈能破壞教會。運用恩賜來事主的人,靈命必須不斷更新,靈命更新與恩賜運用必須配合起來,才蒙神使用,所以保羅每次鼓勵信徒運用屬靈恩賜來事主後,必教導他 們要追求聖潔和靈命更新。

C. 信徒行事為人不要像外邦人(即不信主的世人),是因為:
1. 他們存虛妄的心行事(4:17 下)
a. 「虛妄」並非虛無,乃是「虛空」,沒有意義的意思,傳道書重複地說「虛空的虛 空」,在日光之下,人離開了神而生活,人生沒有意義,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這不是說人生沒有內容,沒有家財,沒有朋友,乃是說人在一生中雖然可以擁有 許多東西,但是死亡來臨之時,一切都變成虛空,都是捕風!就如:
傳 2:18-23--「18 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 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
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20 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
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 21 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
給未曾勞碌的人為分,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 22 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
一切的勞碌上得著甚麼呢。 23 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 安,這也是虛空。」
傳 4:4-8--「4 我又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這也是 虛空,也是捕風。 5 愚昧人抱著手,吃自己的肉。 6 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
了兩把,勞碌捕風。 7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有一件虛空的事。 8 有人孤單無二, 無子無兄,竟勞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錢財為足,他說我勞勞碌碌,刻苦自己,不 享福樂,到底是為誰呢,這也是虛空,是極重的勞苦。」
b. 人活在虛空之下,生活沒有方向,縱然每日勞勞碌碌地幹活,仍不知道是為甚麼而 活;但是人活著不能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在外面找不到,就往裡面找,結果找 到了,便以自己的私慾和享樂為人生目標和意義,這也是虛空!

2. 他們心地昏昧,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弗 4:18)
a. 「心地昏昧」就是心思被蒙蔽,變作黑暗無光,在此「心思」特別指著道德分辨能力。
b. 新漢語譯本在這一節翻譯得更清楚:「他們的心思受了蒙蔽,又因為自己裡面的無知,心裡剛硬,而與神的生命隔絕了。」可見心思被蒙蔽,對神和神的事情無知,背叛神以致心裡剛硬,結果就是與神的生命隔絕了。
c. 與神的生命隔絕了,人生缺少了從神而來的生命原動力,但是每天幹活,照顧家人, 辦理各樣的事情,都需要生命力推動,人在外面尋找不到生命原動力,便往裡面 找,結果找到了,就以自己的私慾和享樂為人生的原動力!
3. 他們良心喪盡(麻木)(弗 4:19)
a. 良心是神創造人類時,放置在人裡面的最低道德標準,人犯罪離開了神之後,仍然有良心作他最的道德標準,不過良心已經被污染了,聖經說良心已經「麻木」了,希臘文聖經在這裡用的字是「起了繭」,所以呂振中譯本翻作「既已麻木」。
(人信主後,已麻木的良心必須不斷由神的話語來調整,才能夠明白神的心意和 道德標準。)
b. 未信主的人仍然有良心,可惜那良心已經麻木,失去作用。人活在世上又不能完全 沒有道德標準來分辨是非取捨,那麼只有往裡面找,便以私慾作為道德標準,被 捲入道德下滑的漩渦裡,每況愈下,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

II. 真誠信主的信徒有了新生命,學了基督,聽過祂的道,就該穿上新人,過新生活:(弗 4:20-24)
3
「弗 4:20 你們學了基督,卻不是這樣。 21 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
學了他的真理, 22 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 23 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 24 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A. 使徒保羅以「卻」字作為與前一小段的強烈對比,前一段描寫不信的世人的景況:
(1) 心思昏昧,以私慾為生活的方向;(2) 與神的生命隔絕了,以私慾為生活的原動力;
(3) 良心已麻木,以私慾為生活的道德標準。但是從 4:20 至 5:14,保羅說明真誠信主的信徒,學了基督,聽過祂的道,學了祂的真理,就該:
1. 以神的仁義和聖潔為生活行為的方向目標(4:22-32)
2. 以神的愛為生活行為的原動力(5:1-6)
3. 以神所喜悅的事為生活行為的指標(5:7-14)

B. 4:22-24--「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穿上新人」 使徒保羅把信徒的一生分為兩部份:未信主時不能討神喜悅的生活稱之為舊人,舊人 被私慾迷惑和控制著,漸漸變壞;信主後的生活稱之為新人,這新人的生活因著信徒 心志的更新,也從私慾的迷惑裡醒悟過來,按著神真理的公義(仁義)和聖潔造的。 請注意:這裡所論的是信徒的行為生活,並非信主後蒙神所賜的新生命,所以可以「脫去舊人」、「穿上新人」,與林後 5:17 所提及的「新造的人」有所區別。(林後 5:17--「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這裡是論到生活行為上的新人,那裡講論到新造的內在生命,與第 23 節的「心志改換一新」 相同,所以保羅在此也沒有忽略內在生命的更新,他乃是提醒信徒,信主後心志既然 改換一新,生活行為也要相仿,更新而變化,向著神的公義和聖潔前進。「仁義」在 希臘文聖經是「公義」,「公義」和「聖潔」都是神的品性。信徒信主後,在生活行為上不可能立即完全改變成為又公義又聖潔,乃是要緊緊每日依靠主,勝過罪惡和引 誘,朝著神的公義和聖潔前進,邁向成熟;若不定睛在神的公義和聖潔上,很容易被罪惡吸引,離開目標,走歪路,遠離神豐盛的福氣

III. 穿上新人的生活例子與吩咐:(弗 4:25-32)
「弗 4:25 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
26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27 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 28 從前偷 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作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 29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
處。 30 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
31 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惡毒,〔或作陰毒〕都當從
你們中間除掉。 32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 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A. 使徒保羅在這小段以「所以」為首語,表明以下的吩咐是穿上新人的生活例子。在此 段經文,他舉了五個例子,是當地信徒要警醒注意的生活問題,歷世歷代的信徒可舉 一反三地學習怎樣過一個穿上新人的生活。
4:25 記載第一個生活例子--「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言語是我們人格的流露,誠實是人格最基本的條件。若我們為了自己的利益、面子問題或其他原因而說謊,不但傷害了別人,亦毀壞我們的人格,神在箴言書多次提醒我們祂恨惡說謊人的口,箴 6:16-18 說:「耶和華所恨惡的有六樣,連他心所憎惡的共有七樣。就是高傲的眼,撒謊的舌,流無辜人血的手,圖謀惡計的心,飛跑行惡的腳,吐謊言的假見證,並弟兄中布散紛爭的人。」詩 101:7 亦說:「行詭詐的,必不得住在我家裡, 說謊話的,必不得立在我眼前。」說謊是對神沒有信心的表現,撒但是說謊人之父。
(約 8:44)所以我們在基督裡的人,要學習用愛心說誠實話。
B. 4:26-27--「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信徒可生氣 嗎?這裡肯定地說:「可以,不過有三個條件!」(1) 生一些不會犯罪的氣--那只有 向罪惡發義怒才不會犯罪,當然連自己的罪也包括在內。主耶穌也曾在聖殿裡向那些 與祭司長勾結,以不公平價錢賣牛羊、鴿子和兌換銀錢的商人大發義怒,潔淨聖殿。
(2)就是為神發義怒,也不容許留在自己內心太長時間,免得義恕中參雜其他雜亂的思想,日落是猶太人獻祭的時間,保羅吩咐發義怒者也要把義怒帶到神面前,交由神來處理。(3)也不容魔鬼撒但有機可乘,在自己或別人心靈上作任何破壞的工作。
]
C. 4:28--「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偷竊包括一切用不正當的手段來奪取別人的財物, 未信主時,過著舊人的生活,你也會像其他人一樣,常常順手牽羊,現今要穿上新人, 立即要停止偷竊;不但如此,還要努力作工,神必賜福給你,就反而成為別人的祝福, 把有餘的分給有缺乏的人。
D. 4:29-30--「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污穢的言語就是一切 污言穢語,不但如此,那些不造就人的說話,也屬污穢的言語,因為保羅在這裡,以
「隨時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來與「污穢的言語」作對比。當我們 說出污穢的言語,背後批評和攻擊別人時,內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絕不會因為污穢的 言語逃跑,但是會在我們裡面擔憂,恐怕我們得罪神又得罪人,落在一個批評論斷人 的漩渦裡,因為舌頭是火,可以燒燬我們屬靈的生命,也能污穢我們全身。聖靈內住 在我們裡面,成為神的印記,不斷提醒我們是屬神的人,要過著榮耀神的生活,直等 主基督榮耀地再來。

E. 4:31-32--要除掉一切的怒恨,乃「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我們要保
守我們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都是從心發出的。我們要常來到主基督 面前,求聖靈來清潔內心的污穢和憤怒,因為憤恕積蓄在心中,便會成為苦毒,苦毒 升至腦部,便成為惱恨,惱恨轉移到面部,變成忿怒,然後手舞足蹈地成為嚷鬧,口 中唸唸有詞地發出毀謗之言,這一切都是得罪神得罪人的行為。所以我們要除掉一切 內心的惡毒,乃以神的恩慈、憐憫和饒恕來充滿內心,在教會裡學習互動互助的新人 生活。

思考和生活實踐問題﹕
1. 我們在教會裡忙忙碌祿事奉主的兄姊,請問有沒有在靈命更新上與恩賜的運用配合 起來?我們的屬靈生命又怎樣可以更有效地成長,與屬靈恩賜配合呢?
2. 我們怎樣更有效地操練脫去舊人,穿上新人的生活?

Friday, November 4, 2016

Study notes (11/4/2016) 以弗所書 4:7-16

以弗所書 4:7-16
教會合一的生活 (一):差異中的合一
I. 主基督賜每位信徒不同的屬靈恩賜,為要叫信徒在差異中合一,彼此搭配,彰 顯祂的豐盛:(4:7-10)
「弗 4:7(但是)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 8 所以經上說:
『他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 9(既說升上, 豈不是先降在地下麼。 10 那降下的,就是遠升諸天之上要充滿萬有的。)」
A. 按希臘文聖經,本段經文以「但是」為首語(和合譯本省略了),此反意連接詞表明在「合一」的大前題下,從另一相反的角度來看神在教會裡合一的設計。1-6 節談論到信徒彼此間相同之處,有七個一的合一基礎;在本段 7-16 節從信徒彼此相異之處,來建立合一的根基,神的心意是要信徒學習到差異中的合一,因為彼此相異之處,更叫信徒看見互補不足,在教會中不能缺少對方,意見不同、性格不同、屬靈恩賜 不同,更需要合一,相輔相成。在前一段經文講論「你們」,此段經文講論「各人」; 前段經文提到「一個身體」,現今講論身體中各肢體的功用。
B. 很多人認為第 8 節是使徒保羅直接引用詩 68:18 來的,他來把「你」改作「祂」,因為 是論到主基督;亦把「受了供獻」改作「賞賜各樣恩賜」,但是仔細閱讀詩 68:18:
「你已經升上高天,擄掠仇敵,你在人間,就是在悖逆的人間,受了供獻,叫耶和華神
可以與他們同住。」發現有更多不相同的地方,不過詩 68 篇是一篇彌賽亞詩篇,講論到 神怎樣得勝祂的仇敵,朝著耶路撒冷高山凱旋而回,擄掠仇敵,並且在悖逆的人間,受 了供獻,使徒保羅把這節經文活潑應用在基督耶穌死而復活、升天的得勝上,因為和合 譯本的「經上」兩個字是希臘文聖經沒有的,應翻譯作「所以有話說」。舊約的君王得 勝凱旋,就在悖逆人中接受許多供獻;但是基督得勝凱旋回到神寶座的右邊,就將各樣 屬靈恩賜賜下給信靠祂的人。
C. 8-9 是論到主基督被釘死了,祂的靈魂降到陰間,在陰間裡宣告祂得勝了死亡,把被 囚困在陰間裡屬神的靈魂釋放出來,帶到天上樂園裡,永遠與祂同在,等候祂再來地 上作王時,把他們帶回來,賜他們榮耀的復活身體,叫他們從死裡復活,地上的信徒 身體亦改變為榮耀不朽壞的身體,與他們一同被提到空中與主相遇。(參考帖前 4:13- 18)
1. 主基督被釘死後曾到陰間,宣告祂勝過死亡一事,記載在彼前 3:18-19:
「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 們到神面前,按著肉體說他被治死,按著靈性說他復活了。他藉這靈,曾去傳道給那 些在監獄裡的靈聽。」第 19 節的「傳道」兩個字,翻譯得不正確,應該翻為「宣 告」,新漢語譯本翻作「宣講」,並註明「此詞在這裡可能是指宣講主的得勝,而不 是指傳福音。」
2. 在主基督被釘死,靈魂進陰間,凱旋而出,回到神寶座右邊之前,所有已死的人,無 論是信靠神或不信靠神的,靈魂離開身體後都進到陰間,從財主和拉撒路的故事裡
(路 16:19-31),神學家推論說陰間可能分兩部份,一處是給信靠神的靈魂--「亞伯 罕的懷裡」,另一處是不信靠神的靈魂被囚困之處,他們在那裡已經開始受苦。主基
2
督死後入到陰間(證明祂真的死了),宣告祂得勝了死亡,把陰間裡信靠神的靈魂一 同帶到天上樂園裡(樂園從此才開始),死亡是人類的仇敵,主基督「擄掠了仇敵」 就是主勝過死亡,把被囚禁在陰間裡屬神之人的靈魂釋放出來,帶到樂園去。自始以 後,所有真誠信主的人死後,靈魂直接到樂園,在主耶穌的懷裡;不信者的靈魂,便 直接到陰間受若。不過樂園和陰間都是暫時的,到主耶穌再來,撒但被捆綁一千年, 釋放後再迷惑地上的列國,與基督爭戰,最終被基督擒拿,被扔在硫磺火湖裡(即
「地獄」),就是敵基督和假先知在千禧年前已活活地被扔進的地方,他們必晝夜受痛苦,直到永遠。那些歷世歷代不信靠神和基督的人,無論大小都要站在白色大寶座前受審判,「於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陰間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們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裡。」(啟 20:13-15)隨後,新天新地(即「天堂」) 從天而降,所有真誠信靠神和基督的人,帶著榮耀不朽壞的復活身體,進入新天新地, 與三一真神同在,享受永恆的福樂。
3. 主基督復活後,升上高天,坐在父神的寶座右邊,回復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地位, 擁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祂的豐盛充滿萬有,為要充滿教會,祂賜下屬靈恩賜給各 位信徒,屬靈恩賜就是事奉神的才幹,每位信徒在信主那一刻都蒙主賜下屬靈恩賜, 在需要的時候,主也會賜下更多的屬靈恩賜。請注意,第 7 節指明「各人」,所以沒 有一位信徒可以說他/她完全沒有屬靈恩賜的,蒙主賜下屬靈恩賜的人就當起來事奉主, 愈事奉就愈熟練,若不事奉,生命就生銹,變得脆弱無力。基督的心意是要教會全民 皆兵,同心起來事奉主,彰顯祂賜給教會的豐盛!
II. 教會信徒屬靈恩賜的搭配:(4:11-12)
「弗 4:11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12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A. 使徒保羅在這裡特別列出建立教會的五種屬靈恩賜,以教導信徒怎樣搭配來建立教會。這裡列出是五種屬靈恩賜,但只有四類人物,因為只有四個冠詞 (4 definite articles, “the”) ,第四個冠詞 “the” 是放在「牧師」前面,並且以「和」字把牧師和教師連起來,所以就變成「祂所賜的有 the 使徒、有 the 先知、有 the 傳福音的、有 the 牧師/教師」,中文沒有辦法把冠詞 “the” 翻譯出來,和合譯本用「有」一字來表達原意,已經是不錯的了!
B. 使徒和先知是兩類特殊人物,神賜他們特殊屬靈恩賜成為神的代言人,在新舊約聖經還 未默示完成時,他們口中說:「耶和華如此說…」就是神的話語,後來聖經感動他們, 在聖靈默示下寫下神的話語,成為我們現有六十六卷經卷的聖經,他們的屬靈恩賜造就 了歷世歷代教會信徒,所以弗 2:20 指出他們就是教會的根基。現今教會根基已經立妥, 房角石也安置好,我們不再需要新的房角石或新的根基,在聖經默示完成後,神再沒有 賜下新的使徒和先知,因為歷世歷代的信徒都可以在聖經讀到神的話語了!
C. 傳福音的是那一類信徒有屬靈恩賜可以把福音講解得很容易明白,並且以福音來滋潤未 信者心靈的乾渴,以致他們接受基督為救主。傳福音的不限於在講台上講佈道會的大講 員,例如葛理翰牧師和唐崇榮牧師等等,亦包括在教會裡默默耕耘,經常以個人佈道方 式來帶領人歸主的信徒。
D. 牧師/教師就是蒙神賜牧養和教導恩賜的牧者,建立教會需要牧養亦需要教導,單有牧養 沒有教導,教會信徒就無法長大成人,仍作屬靈的孩子們,容易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 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隨從各樣的異端。
3
E. 神在教會的心意是要全民皆兵,信徒與牧者同心起來事奉主,牧者在教會中絕不是代替信徒事奉,這裡指明這四類人物的主要工作是裝備聖徒(和合譯本的「成全」一詞,按 希臘文聖經是「裝備」的意思,新漢語譯本翻作「裝備」,NASV 亦譯為 “equipping” 。) 聖徒(即信徒)被裝備後,就向外去承擔事奉的工作,並對內建立基督的身體。當然牧者亦必須以身作則,跑在前頭,帥領信徒同心事主!

III. 全民皆兵,按基督心意彼此聯絡得合適的教會,在真理、愛心、身量上成長:
(4:13-16)
「弗 4:13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
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14 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
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 15 惟用愛心說誠
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 16 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
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全民皆兵,按基督心意來搭配的教會在三方面落實地成長:
A. 4:13-14--在真理上成長: 1. 在真道上同歸於一
2. 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
3. 站穩在神為話語上,不被異教和異端之風搖動
B. 4:15--在愛心上成長:這愛心的成長是建基在真理的成長之上,愛心沒有真理作根基是虛假的愛,在基督裡的真愛是以愛心說誠實話,生活與事奉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
C. 4:16--在身量上成長:現今很多教會追求人數增長,要建大教堂,若在真理、愛心和誠 實上沒有打好根基,實在是十二萬分危險。若是教會眾信徒在真理上紮根深,在愛心和誠 實上落實地活出來,教會在真理和愛中建立自己,教會必蒙主賜福,必然增長!

Thursday, October 27, 2016

教會怎麼合一? / 陳終道

以弗所書>>第二段 教會在人前應有之見證

以弗所書 4:1-6

一、合一的元素(四:1-3)──基督徒被蒙召作聖潔的人,所以行事為人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四至六章可以說是保羅對基督徒行事為人的詮釋,他首先提到基督徒合一的元素。
二、合一的基礎(四:4-6)──基督徒能夠合一,是基於大家都有一些共通點,保羅以七個「一」把這些共通點表達出來。

背誦經文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2-3)

10/28/2016 - 小組查經 以弗所書 4:1-6

以弗所書 4:1-6
教會合一的生活 (一):七個一的合一
I. 導論: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第一和第二章用了五幅圖畫來形容教會:
A. 教會是基督耶穌的身體(弗 1:23)--基督是教會的頭, 信徒彼此為肢體。肢體生活 是相顧相關,痛癢相連. 唇齒相依,相輔相成。
B. 教會是一個新人(弗 2:14-15)--基督拆毀中間隔斷的牆(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 條),將兩下合而為一(兩下就是猶太人和外邦人),這超越的舊約的規條,所以稱為「新人」,表明各國不同的人種,帶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基督裡合而為一。我們兩岸三地的同胞更不要因著次文化背景的差異而建立起牆垣,猶大人律法的牆又高又厚,基督已把它拆毀,我們亦要把任何隔斷彼此的牆垣,帶到基督面前,讓祂拆毀!
C. 教會是神的家(弗 2:19 下)-- 在神家裡的人,彼此成為弟兄姊妹,願我們的教會成為 一個充滿主愛的神家庭,愛主愛人,活出相顧相關,彼此扶助的家庭生活。
D. 教會是神的國(弗 2:19 上)--國由許多家組合而成,神的國乃超越了神的家,每一 個地方教會都是神的家,全世界的地方教會組合起來就是神的國,所以我們不要單顧念自己教會的事工,也要參與世界各地的福音事工,為要擴展神的國度,更多民族蒙福。
E. 教會漸漸成為主的聖殿(弗 2:20-22)--這裡不是說教會已成為主的聖殿,乃是說教會 的房角石(基督耶穌)已經立妥,使徒和先知的根基(就是使徒和先知留下來神的話語,即新舊約聖經)已經竣工,信徒是活石,在其上彼此建造,各房靠基督聯絡得合式,漸 漸成為主的聖殿,所以我們的教會還必須不斷地靠著基督在神的話語上建造,被此聯絡得合式,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
多美麗的五幅圖畫呀:一群在基督耶穌裡的信徒,按神的心意聚集和組織起來,一同 敬拜又真又活的三一真神,在主裡相交、彼此鼓勵、勸勉、教導、代禱,關懷社區,傳 揚福音,以基督耶穌為元首,彼此聯繫作肢體,痛癢相關,唇齒相依,互補不足,毫無 心結或牆垣攔阻相交,成為主內溫馨的屬靈家庭和神的國度,有聖靈居住在其中。
現今請多位靜心思想,您看到這五幅美麗的圖畫在我們的教會出現嗎?
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會顯在我們眼前:在主日敬拜、培靈會或佈道會,當眾信徒坐著
安靜來聽道時,我們會模糊地看到這五幅美麗的圖畫,但是在事奉中,彼此有不同的意
見或異象時,尤其是建堂計劃中,這五幅圖畫很多時候會被撕破得支離破碎!
為甚麼會這麼樣?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每一位都來自不同的背景,曾受不同的教育和
訓練,有不同的性格、嗜好、習慣、思想形態、做事方法、價值觀、屬靈恩賜…等等,
這一切都會引致信徒之間的不和,甚至教會分裂!所以使徒保羅在弗第 4-6 章講論到教 會信徒生活時,就首先提醒眾信徒教會合一的問題,他說:「所以,…
II. 教會信徒合一的勸告--信仰與行為一致(4:1-3)
「弗 4:1(所以)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 稱。 2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3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 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2
A. 4:1--在希臘文聖經,保羅以「所以」為首語,把前面三章論到教會和信徒所蒙的救贖和福音,與信從的生活行為連繫起來。我們既然蒙召得到基督的救贖和福音,就當在生活上有改變,活出蒙召的恩所帶來的美麗光輝燦爛生活;我們既然蒙召入到基督的教會裡, 就當按基督的心意,活出教會裡的生活。
B. 4:3--我們當「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這裡吩咐我們竭力「保守」,並非創 造合一,因為聖靈在我們信主那一刻已經賜給我們合一的心,沒有聖靈的內住,就不能有合一。現今社會推行「五教合一」:把基督教與佛教、回教、道教、天主教混在一起的合一運動,是一個極大的錯誤,亦是撒但要模糊人的信仰手法。在五教合一裡,他們把施洗約翰預言主耶穌將來「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太 3:11)的聖靈與火就是哪吒的風火輪(聖經的「靈」與「風」是同一個字)。有一次,星加坡的靜空大師說:
「有佛教信徒問我,他的幾位好朋友都是基督徒,要不要用各樣方法,把他們帶來信佛教。我回答說:不用了,將來在天堂,耶穌會帶他們來聽佛經!」慈濟會的人也有講道聚會、青少年團、詩班等等,口中也常說「感恩!感恩!」他們也喜歡唱「奇異恩典」。 Masonic Temple(共濟會)就是五教合一的組織,所以他們常常有五教合一的聚會,甚至有復活節的晨更聚會中,不但在聚會中,基督徒不可提到耶穌的名,禱告也不可「奉耶 穌的名求」!現今在美國很多地方,流行 Inter-Religions(超越宗教)的祈禱會(請注意,這些並非超越宗派 Inter-Denominational 祈禱會),在會中,不准許提主耶穌的名,禱告也不可「奉耶穌的名求」,美國白宮的超越宗教祈禱會亦如是!
我們是保守,並非創造,亦無法創造,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我們還要竭力來保守,「竭力」就是要用心思、發時間、出金錢、付代價地來落實行出來。
C. 4:2-3 上--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一的生活:「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
1. 真誠的「謙虛」就是看別人比自己更重要(參考腓 2:3「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
比自已強」,此處的「謙卑」與弗 4:2 的「謙虛」在希臘文聖經是同一個字,「各人看別人比自己更重要是 NASV 按上下文更準確的翻譯)。
2. 「溫柔」是平心靜氣,願意受教的態度(參考雅 1:21),也是雅 1:19 所說的「各人要 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願意以心平氣和地聆聽別人意見、解釋、不贊 成的理由的心態與行動,這樣與謙虛合起來,是保守合一的首個重要行動。(希臘文 聖經是「凡事謙虛和溫柔」,而和合本少譯了「和」一字。)
3. 新約聖經所論及的「忍耐」,都是積極、百折不撓的忍耐,正如海中的游魚,無論水 流怎樣急速,浪怎樣高,仍然百折不撓地向著目的地前進;並非海岸邊的大石,數百 年也是在同一個地方蹲著不動。
4. 饒恕是神對我們極大的恩典,我們若享受過和明白神的饒恕,亦應該在生活上懂得用愛心寬容別人,門徒彼得請教主耶穌,若有人開罪了他,饒恕他七次夠嗎?耶穌回答他說,不夠!應該是七十個七次。七次是還可以數算數目,七十個七次是數不完的無限次數!很多時候,要徹底饒恕一個人或一些人確實不容易,我們只有靠著神無比的大愛來學習饒恕和寬容的功課。這裡提到「互相」,在教會生活裡,我們是互為肢體,成為一家人,所以不應該有「獨行俠」或高高在上的領袖,我們的事奉、行動、甚至 饒恕和寬容的功課都是互相激勵,互動學習,一同成長!
5. 2:21 提醒我們:「各房要靠基督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基督是和平之君, 所以眾信徒的聯繫是以基督的話語和祂的和平為基礎,在上建造充滿神榮耀的靈宮,讓聖靈居住在我們中間,未信者來到我們中間,會感覺到我們與世上的人有不同之處,
3
因為世界充滿了仇恨、爭鬥、嫉妒、紛爭,我們這裡有神的同在,有神的平安,有神 的大愛,更有神的話語。
III. 教會信徒合一的基礎--七個一的合一根基(4:4-6)
「弗 4:4 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 5 一 主,一信,一洗,6 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 也住在眾人之內。」
A. 「身體只有一個」--基督耶穌是頭,教會是祂的身體,每位信徒就是這身體的一個肢體,在身體裡發揮他/她的功用,所以「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林前 12:20-25)
B. 「聖靈只有一個」--這位聖靈是感動我們信主的聖靈,又是父神和基督耶穌差派來作我們保惠師,內住在我們心裡,教導、光照、指引、責備、扶助、安慰、醫治我們的三一真神中的一位,所以我們要看清楚,雖然我們的屬靈經歷或許有不同之處,我們的經歷乃源於一,不要高舉自己的經歷,乃要高舉那一位讓我們經歷到神各樣屬靈福氣的聖靈。
C. 「同有一個指望」--眾信徒同有的指望就是有一天「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 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 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 永遠同在。」(帖前 4:16-17)現今我們彼此在許多事情、背景和性格上有不相同之 處,但是我們的生活和事奉都是同一地向著主再來的方向前進。
D. 「一主」--就是我們的主基督,我們每一位都是祂的小僕人,無論我們在甚麼崗位上 事奉,我們都是事奉同一位主人,主人得榮耀,眾僕人都得榮耀,所以絕不要在人面 前爭奪個人的榮耀,而破壞主的事工和主內的合一。
E. 「一信」--這裡不是指著我們個人的信心,乃是我們共同有的信仰而說,正如猶大書 3 節所說:「…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真道」這兩個字在希 臘文聖經就是「信」這個字,與這裡的「一信」相同。這就是指著我們信仰的根基-- 神的真道,現今我們的聖經,是我們眾信徒信仰和生命最高的權威和無誤的真理,我 們不但要讀經,還要活出聖經的真理,因為這是我們合一的根基,絕不能忽視。天主 教在六十六卷聖經書卷處,還有次經、教會傳統和教皇諭令,與聖經的有同等權威。 摩門教除了聖經以外,有摩門經、無價珍珠和教義與聖約三本「經書」,經外有經, 我們絕不能與他們合一。
F. 「一洗」--「洗」一字可指靈洗或水洗,因為前面剛提到聖靈,這裡應該是指著水洗 來說,我們每一位信徒都是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受洗,在眾親友面前見証我們已 經接受主基督為個人救主,罪過得蒙赦免。信主我們得蒙救贖,洗禮並不能使我們得 救,但是已真誠信主的信徒,要盡快參加洗禮,因為洗禮是作主門徒的入門第一步。
(請參考太 28:19-20 在大使命裡,主的吩咐。)
G. 「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這是我 們的天父,祂是獨一真神,祂是超越的,也是內在的。父神坐在天上寶座,管理宇宙 萬物,祂差派獨生愛子主基督耶穌道成肉身,藉著聖子貫乎眾人之中,透過聖靈也住
4
在眾人之內。東方汎神論只著重神的內在性,而不曉得真神的超越性,所以見到一棵 古樹,就認為樹中有神靈,跪下來拜拜;遇到一塊巨大石頭,也跪下拜祭石神,弄到 滿天滿地神佛。我們的獨一真神是無所不在的,祂可以在古樹和大石裡,但是祂也是 超越的神,祂是造物主,並非被造之物,所以古樹和大石不可能是神!
以上七個「一」是教會信徒合一的根基,缺一不可。在教會裡,我們雖然有不同 的背景、性格或做事方法,但是我們有七方面最基要的信仰相同,就証實我們屬靈生 命上的合一,讓我們靠著主賜的大能大力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Friday, August 5, 2016

<不-可-效-法>

<不-可-效-法>
你 們 從 前 住 的 埃 及 地 、 
那 裡 人 的 行 為 、 
你 們 不 可 效 法 、 
我 要 領 你 們 到 的 迦 南 地、
那 裡 人 的 行 為、
也 不 可 效 法。
也 不 可 照 他 們 的 惡 俗 行。
~利未记 18:3
=>告誡一再的《不-可-效-法》
1)埃及 當地/人的行為、
2)迦南 當地/人的行為、惡俗。
請「谷歌」一下當時埃及、迦南地之風俗文化!

Friday, April 22, 2016

ARTICLE: 主 被 三 十 塊 錢 所 出 賣

主 被 三 十 塊 錢 所 出 賣

撒迦利亞先知在其書卷十一章12至13節記載說:「我對他們說,你們若以為美,就給我工價,不然,就罷了。於是他們給了三十塊錢,作為我的工價。耶和華吩咐我說,要把眾人所估定美好的價值,丟給窯戶。我便將這三十塊錢,在耶和華殿中,丟給窯戶了。」
 
    寥寥數十字,概括了整個賣主過程,驟看,令人摸不著頭腦,但只要細心追查,不難發現字裡行間,卻蘊藏著鮮為人知的奧秘,而整段經文,大致可帶出以下五個要點:
 
1) 主將被視為一名工人,由別人給祂工價;
2) 所給祂的價銀,將是三十塊錢;
3) 祂的價銀多少,將由眾人決定;
4) 賣主所得的三十塊錢,將被棄於殿中;
5) 賣主的三十塊錢,最終將落入窯戶手裡;
- See more at: http://www.pastorli.com/zh/node/57#sthash.7In6lItf.dpuf

Friday, February 19,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