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2, 2013

Cell Study Notes - 4/12/2013


小組查經:創世記
主題:起初神創造天地
日期:4122013

第十二課:亞伯拉罕與羅得(1351424

這段經文講論了亞伯蘭與侄兒羅得的關係。對於無子的亞伯蘭來說,侄兒羅得佔有特殊的地位。當在所住之處容不下他們的產業時,他容讓羅得先選他要的地方。當羅得被擄時,他拯救了他。亞伯蘭一生的特點是不為己,只為人、為神,他讓侄兒羅得先選住肥沃平原,他自己則住迦南;他戰勝了別國的王,也不取分文,反而處處為人設想。

(一)彼此分手(135–13
135-7節:亞伯蘭與羅得從埃及上南地,逐漸遷移到伯特利和艾之間的地方。這地山坡盡是岩石,土壤稀少,缺乏草與水的供應。亞伯蘭與羅得兩叔姪之間,因擁有大群的牲畜和人口,要為他們找有足夠草場及水源的地盤,實在不易。當時還有迦南人與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因此,地方容不下他們。這導致他們的牧人彼此相爭。

138-9節:因為水源和草源之缺乏,而引起牧人相爭。亞伯蘭與羅得就介入此相爭的事。亞伯蘭雖然可用長輩的身分,指示羅得的去向。但他卻沒有使用他的權力,反而讓晚輩先行選擇。若從功利的角度來看,亞伯蘭放棄了應得的權利,是為不智。從信仰立場來看,他是大有信心,不以利益為抉擇的依據。因此亞伯蘭向羅得讓步,對他說:「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他認為骨肉之間不應相爭,可見他是有情有義的人。亞伯蘭自從經歷了第十二章的失敗以後,他的靈命長進了不少,他不再為自己的生存有所選擇。

1310-13節:羅得舉目看見約旦河的全平原,就已醉心於那一塊滋潤肥沃之地。約旦河平原的豐潤比作耶和華的園子,有大河灌溉兩岸。又如埃及有尼羅河灌溉,使農作物豐收,牲畜有足夠的飲料供應。於是羅得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屬地的福分,選擇了水豐草茂的約旦河平原,並往東遷移而到了所多瑪這罪大惡極的城邑。羅得明知所多瑪是罪大惡極之地,卻仍漸漸移近居住,終陷自己於受虧損的局面(創14121915-38)

重述應許(1314–18
1314-17節:選地的事好像對亞伯蘭不利,但神仍然眷顧那對神信靠的人。神對他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神應許凡他所看到的地,都要賜給他和他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這是神對亞伯蘭後裔的祝福。亞伯蘭之妻撒萊本已對生兒育女的事,有著絕望之心;但神卻要施行奇事,使年紀老邁的撒萊生了以撒。神將地和後裔這兩項應許賜給亞伯蘭。

「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神不但是應許給亞伯蘭土地和眾多的後裔,並且吩咐他走遍這些地方。亞伯蘭必定是滿心歡喜的期待著將來自己和後代要得的產業,雀躍地在那地上往來行走,且因那地有各種的好處而歡欣。亞伯蘭因對羅得有慷慨寬大之心懷,神的應許對他也很慷慨,既使他成為大國,又保證這國族有家園。

1318節:亞伯蘭受命縱橫走遍迦南,搬移帳棚到希伯崙慢利的橡樹那裡安定下來。幔利是人名而非地名,是當時一位有名的人物,管轄著一個橡樹地區。後來他與亞伯蘭結盟(參創1413),一同追擊敵人。亞伯蘭在該處築壇敬拜神,表示他要使自己的永久家鄉成為聖潔,向附近所有拜偶像的人作見證。

羅得被擄(141–12
141-4這段經文所記為四王與五王作戰的史實,即九王交戰史。以攔王基大老瑪因為所多瑪一帶的五王背叛,所以聯合其他三王來征討他們。當五王被攻打,就在西訂谷擺陣,與四王交戰。交戰主要原因是他們向基大老瑪屈服十二年後,第十三年叛變,第十四年則有基大老瑪和其盟邦的王出來,戰敗了各城邦後,就到了鹽海(即西訂)。所以五王便在鹽海南端擺陣,要與他們交戰。被攻打的五王是所多瑪、蛾摩拉、押瑪、洗扁和比拉王。

「鹽海,」就是死海,原為一深陷之谷,聚約但河水成湖,其水平面低於地中海的海平面約一千三百多英呎。此湖並無出口,因累年聚積礦物質,其水中含百分之二十五的氯化鹽及溴化鹽,是世上濃度最高的湖水,生物無法在此水中生存。「西訂谷就是鹽海,」意指那谷後來成了鹽海的一部分。

145-7節:四王的戰術乃是先把五王附近的其他民族(包括利乏音人、蘇西人、以米人、何利人、亞瑪力全地的人、以及亞摩利人)打敗,造成浩大聲勢,最後才與五王作戰。

148-12節:五王選『在西訂谷擺陣』,乃因那裏「有許多石漆坑」。他們原想利用地理上的天然險惡,作為防守的陣勢,結果卻自己「掉在坑裏」。所多瑪和蛾摩拉王戰敗而逃陣掉進石漆坑裡,其他三王也逃到山上去。故此四王便擄掠了約旦河平原五城的財物、糧食和人口。當時離開了亞伯蘭的羅得,既已遷進所多瑪,結果他和財物,都被四王所擄掠。

戰勝敵軍(1413–24
1413節:「有一個逃出來的人」他可能是羅得的僕人,所以跑來告訴亞伯蘭。「希伯來人亞伯蘭」此處稱亞伯蘭為「希伯來人」,創世紀只有在這裡如此稱呼他。其重點乃指出亞伯蘭的家源,他與其他迦南地的居民籍貫不同,他乃是閃的後代、希伯的子孫(創1114-26)。

1414-16節:亞伯蘭得聞姪兒羅得被擄的消息,立刻在夜間領家中精練的壯丁分隊追殺敵人,擊敗四王,救回羅得,並奪回一切的財物。

1417-20節:亞伯蘭凱旋回歸。「沙微谷就是王谷」靠近耶路撒冷(見撒下1818)。他接受撒冷王又兼為至高神的祭司麥基洗德的祝福。他認為亞伯蘭的勝利,是至高神將敵人交在亞伯蘭的手中,所以向至高神稱頌。亞伯蘭將從敵人手中所得的全部財寶,取出十分之一獻給祭司,他認定麥基洗德是一位神的祭司。他為百姓向神獻上感謝的祭。注:在新約,麥基洗德預表耶穌。祂的祭司職任是「照麥基洗德的等次」(來711;詩1104)。按照摩西的律法,祭司職任只能由利未支派的亞倫家承擔(見出181-44012-15),但耶穌卻來自非祭司支派的猶大支派。

「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他是至高神的祭司。」在古代,特別在非以色列人當中,王與祭司的職責常由同一人擔任。「撒冷」是「耶路撒冷」的簡稱,有「平安」之意。「麥基洗德」有「仁義王」之意(來72)。「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慰勞凱歸之師。「他是至高神的祭司,」意即他事奉的是獨一的真神。

1421-23節:所多瑪王來向亞伯蘭要求收回被擄的人口,而讓亞伯蘭享有奪回的財物。亞伯蘭卻不拿,「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亞伯蘭不想靠所多瑪王致富。而且因他深知神所賜的福,才是真正的豐足。人所賜予,與他無益。

1424節:「只有僕人所吃的,並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分,可以任憑他們拿去。」本節表明亞伯蘭作人處事有分際,不替別人出主意,不慷他人之慨。




參考資料:
1.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創世記
2.梅仇笑紅著:創世記(網上版)
3.丹尼斯•莫克:創世記查經(網上版)
4.鄺炳釗著:創世記

Cell Study Notes Questions - 4/12/2013


小組查經:創世記
主題:起初神創造天地
日期:4122013

第十二課:亞伯拉罕與羅得(1351424

這段經文講論了亞伯蘭與侄兒羅得的關係。對於無子的亞伯蘭來說,侄兒羅得佔有特殊的地位。當在所住之處容不下他們的產業時,他容讓羅得先選他要的地方。當羅得被擄時,他拯救了他。亞伯蘭一生的特點是不為己,只為人、為神,他讓侄兒羅得先選住肥沃平原,他自己則住迦南;他戰勝了別國的王,也不取分文,反而處處為人設想。


問題討論
1.財物常會成為人際關係的難處,世人如此,信徒也不例外(135-6)。我們是
      否應該避免和任何人合夥投資事業呢?




2. 當人與人之間產生問題時,你會怎樣處理呢?亞伯蘭處理的方法給我們怎樣的
       提示?



3.羅得與亞伯蘭的選擇是基於什麼?其結果各如何?

Thursday, April 4, 2013

Move Move Move ... 伯特利;艾;南地;

Preparation Info:


128-9節:「從那裏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裏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後來亞伯蘭又漸漸遷往南地去。」


Map:

Wednesday, April 3, 2013

Cell Study Notes - 4/5/2013


小組查經:創世記
主題:起初神創造天地
日期:452013

第十一課:亞伯拉罕蒙召(121134

這一章記載了神開始他的救贖計劃:先揀選一個人,繼而從他揀選一個家,再到一個族,最後是一個國,從這國中預備救贖主。亞伯蘭就是神救贖計劃的開始。當亞伯蘭蒙召時,他與父親一家正活在最富庶、享受最多、生活最多姿多彩,但同時又是偶像中心、道德極其敗壞的吾珥。神要他離開這地,到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那時他連那是一個什麼地方也不知道。神給他的應許是:他的名為大,他的國為大國,使萬族因他得福。面對著這近乎「無理」、「不切實際」的要求,亞伯蘭順服神,「就」去了。

(一)神的呼召(121–3
這是舊約聖經其中一段最重要的經文,耶和華呼召亞伯蘭成為祂賜福萬國的工具。耶和華的呼召分為兩部分:命令(1節)和應許(2-3節)。

121節:「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本節的話,在亞伯蘭還在米所波大米的時候神已經對他說過(參徒72-3),故這是神第二次對他複述。「本地」指國或故鄉;「本族」指親族;「父家」指父母、兄弟。「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神並未告訴他是甚麼地方,這需要他憑信心一步一步跟隨神的帶領。亞伯蘭就憑著信心前往,神因此使他成家、聚族,至終成為蒙神所揀選的子民,即以色列國。

122-3節:包括了七個神的應許:(1)我必叫你成為大國;(2)我必賜福給你;(3)叫你的名為大;(4)你也要叫別人得福;(5)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6)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7)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在這一切的應許中,最寶貴的,乃是地上萬族都必因亞伯蘭得福。這話當然不是指著亞伯蘭其人,乃是指著那將要從其後裔中出來的一位,就是耶穌基督,藉祂將救恩賜給萬民(參加316)。

(二)亞伯蘭的反應(124–5
亞伯蘭照著神的吩咐去行,沒有問為甚麼,也沒有問到那裡去,乃是照著神的吩咐前往,這是信心的明顯表現。

124節:「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就」字表明亞伯蘭因著信而肯立時順服,這是他一生的特徵(創17232114223)。「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他沒有問神為甚麼去,也沒有問到那裏去,神怎樣吩咐,他就怎樣照作。

125節:「亞伯蘭將他妻子撒萊,和姪兒羅得,連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都帶往迦南地去;他們就到了迦南地。」七十五歲高齡的亞伯蘭,帶著妻子撒萊,姪兒羅得,和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人口,遠足數百里,前往神所指示賜他後裔為業的地方。羅得雖未得著神的呼召,但卻與亞伯蘭同去,可能想追求較好的前景。於是亞伯蘭與羅得兩個家族,離開哈蘭到迦南地去。亞伯蘭接受一個新的挑戰,聽從神的命令。因著他的信心與順服,付諸於行動,神就祝福、保護和引導他。
 
(三)築壇敬拜(126–9
126節:「亞伯蘭經過那地,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亞伯蘭聽了神的呼召,到了迦南地的示劍,在參天古柏的摩利橡樹地區居住。「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聖經記載這句話有很深的用意:在神應許給他的地方,竟有迦南人居住,這事必然叫亞伯蘭作難;神藉此試煉他的信心、忍耐和盼望。

127節:「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裏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神指示他這迦南地就是賜給他後裔為業的地方。但迦南人是拜假神和偶像的民族,亞伯蘭必須要謹慎,從他們當中分別出來。

128-9節:「從那裏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裏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後來亞伯蘭又漸漸遷往南地去。」
本章提及亞伯蘭旅居之地共有六處:(1)迦南;(2)示劍;(3)伯特利;(4)艾;(5)南地;(6)埃及。在旅居地支搭帳棚表示暫時安居之意。古代中東的民族,多為遊牧民族,沒有固定的住所,故有支搭帳棚的需要。亞伯蘭每到一處,必定築壇求告神,向神敬拜和感恩。更可提醒自己與家人,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向神獻上馨香之祭。亞伯蘭對神的敬畏與敬愛是值得我們效法。 

(四)下到埃及(1210–20
1210節:亞伯蘭在南地居住,因饑荒而暫避埃及。埃及是「古時的穀倉」,因為尼羅河的水源供應較為可靠,通常在別地發生饑荒時,在埃及地仍有豐富的糧食(參創4154)。亞伯蘭因饑荒而下埃及求救,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從另一角度來看,是亞伯蘭信心受到考驗,因迦南饑荒甚久,他信心開始軟弱,而要下埃及暫居。

1211-13節:他將近埃及的時候,信心更顯得軟弱。他惟恐埃及的權貴人士見其妻容貌俊美,會奪妻而害他。他為了存活,竟用撒謊的方法,稱妻為妹。撒萊當時年已六十五歲,但按古時人的壽命看,似乎仍值盛年階段。如果埃及法老想娶撒萊為妃嬪,而又知道她是亞伯蘭的妻子,很有可能會先殺死亞伯蘭。「你是我的妹子」撒萊原是亞伯蘭同父異母的妹妹(創2012),古時容許這類婚姻;但此話半真半假,企圖以兄妹關係掩蓋夫妻關係;以一半事實,來遮掩另一半事實。

1214-16節:亞伯蘭之妻撒萊,埃及人稱讚她「極其美貌」。(14節),她的美艷很快就傳到法老王的耳中。法老王愛慕她的艷麗而召她入宮。法老王為了佔有這美貌的撒萊,不惜將大量的財物和僕婢送給她所謂的「哥哥」亞伯蘭。亞伯蘭從法老所得的僕婢中,很可能包括了撒萊的使女夏甲(創161)。

1217節:「耶和華因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緣故,降大災與法老和他的全家。」亞伯蘭為了保存自己的安危與利益,而出賣了自己的愛妻。他所犯的過錯,是難以容忍的,這可看出亞伯蘭的信心下沉,試圖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而不全心倚靠神。神憐憫亞伯蘭,降大災給法老王和他的全家。究竟此「大災」是什麼災禍呢?聖經沒有清楚記載,可能都犯了可怕的疾病。
1218-20節:災禍殃及家人,於是法老召亞伯蘭來問話,最後,真相大白。法老責備他的錯行,他也無詞以對。法老為了消災,忍痛將美人兒撒萊歸還給亞伯蘭,並任由他帶走他的財物和僕婢。注意亞伯蘭對法老所問的三個問題都沒有回答;他是自知理虧,無詞以對。「要作我的妻子」這話表明法老還沒有親近她。「帶她走罷」亞伯蘭原害怕因妻子被殺(參12節),這裏顯明他的懼怕是多餘的。但神並未因亞伯蘭的錯誤,而廢掉祂的信實。

(五)求告主名(131–4
亞伯蘭從埃及避荒回到迦南,因為牲畜眾多,不能在一地住得很久,因水和草很快便耗盡。另一方面,是南地曾有饑荒,於是要逐步向北移,到從前曾在那裡支搭帳棚的伯特利和艾之間的地方。這是他曾築壇敬拜的地方,使他有更新的回憶。於是他又在那裡求告耶和華的名,表明他的信心得著更新,靈性又進一步。這種真誠求告主名的行動,必為亞伯蘭帶來新生。「亞伯蘭的金、銀、牲畜極多」亞伯蘭離開埃及時,比他去時更富有。


參考資料:
1.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創世記
2.梅仇笑紅著:創世記(網上版)
3.丹尼斯•莫克:創世記查經(網上版)
4.鄺炳釗著:創世記

Cell study notes question: 4/5/2013


小組查經:創世記
主題:起初神創造天地
日期:452013

第十一課:亞伯拉罕蒙召(121134

這一章記載了神開始他的救贖計劃:先揀選一個人,繼而從他揀選一個家,再到一個族,最後是一個國,從這國中預備救贖主。亞伯蘭就是神救贖計劃的開始。當亞伯蘭蒙召時,他與父親一家正活在最富庶、享受最多、生活最多姿多彩,但同時又是偶像中心、道德極其敗壞的吾珥。神要他離開這地,到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那時他連那是一個什麼地方也不知道。神給他的應許是:他的名為大,他的國為大國,使萬族因他得福。面對著這近乎「無理」、「不切實際」的要求,亞伯蘭順服神,「就」去了。

問題討論
1.神呼召亞伯蘭,他有何行動表現?倘若今日神呼召你獻身心給祂,你有何回
      應?







2.亞伯蘭築壇共有多少次?意義何在?對我們有何提醒?








3.摩西為何將1210-20的埃及事件記錄下來?

QRCode for 節制小區

Scan it to see where it takes yo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