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8, 2014

Study Notes/Questions - 3/28/2014

小組查經:出埃及記查經
主題:神的救贖
3282014

第十九課:祭司的聖衣(281-43

本章是記載祭司聖衣的設計和裝飾。當會幕的一切東西安排好,就必有專人在會幕中擔任聖職工作。因此就開始制定祭司的職分。並且為了使祭司的尊貴得以彰顯,就為祭司制定聖服。此種袍服,主要是指大祭司,以亞倫為代表。大祭司的工作,除了平時的服侍之外,就是一年一次在贖罪日進入至聖所為全民贖罪。

問題討論
1.你覺得為何祭司聖衣的設計和裝飾這麼講究呢? 我們今天來到神面前的衣著應
      該是怎樣的呢?



2.「袍上的響聲必被聽見,使他不至於死亡」(35節)你覺得服侍神是不是一件
       嚴肅的事情呢?



3.彼得說:「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彼前29)。作為新約的祭司,我們有怎樣的責任?



Study Notes - 3/28/2014

小組查經:出埃及記查經
主題:神的救贖
3282014

第十九課:祭司的聖衣(281-43

本章是記載祭司聖衣的設計和裝飾。當會幕的一切東西安排好,就必有專人在會幕中擔任聖職工作。因此就開始制定祭司的職分。並且為了使祭司的尊貴得以彰顯,就為祭司制定聖服。此種袍服,主要是指大祭司,以亞倫為代表。大祭司的工作,除了平時的服侍之外,就是一年一次在贖罪日進入至聖所為全民贖罪。

(一)祭司的聖衣(281-5
本段首先作一總論,講到要為亞倫和他的兒子作聖袍,並說作聖袍的目的,聖袍分成那幾部分,以及當用的材料等。以後各段則詳細說明各部分的做法。

1節:「從以色列人中」祭司和先知及君王一樣,必須從以色列民中選出了(參申17151815)。利未記更強調,祭司必須娶以色列的處女為妻,以保證其後裔血統及信仰的純正(利2114)。「亞倫和他的兒子拿答、亞比戶、以利亞撒、以他瑪」本節及第440-43節提到亞倫和他的兒子,但是以下所論祭司聖袍,主要都是指大祭司亞倫的袍飾。「一同就近你」指第29章及利未記第9章,由摩西帶領的技術就職禮,以此證明這些祭司確實由神選立。「給我供祭司的職分」在本段中共出現三次(28134),是本段的鑰句。祭司的重要任務就是代表百姓在神面前獻祭,另一方面代表神將祂的律例典章教導百姓。

2-3節:「給你哥哥亞倫作聖衣為榮耀為華美」這是指以亞倫代表大祭司的身分所要做的聖衣。為這緣故,做這聖衣的人,必須是一切心中有智慧的,而這智慧,乃是神用智慧的靈所充滿的,才有資格來做(參312-11)。

「為榮耀為華美」神吩咐摩西要給亞倫及他的兒子穿戴華美的衣飾,有幾方面的意義:(1)把原屬神的尊榮華美,賜給事奉祂的祭司。(2)藉祭司穿戴著華美尊榮的衣飾,象徵神自己的榮耀與以色列民同在。(3)這也說明祭司的身份是尊貴,事奉是榮耀的。祭司要保守自己的敬虔純全。

4-5節:祭司的聖衣包括:「胸牌、以弗得、外袍、雜色(彩色)的內袍、冠冕、腰帶」。這些都是給大祭司穿戴的聖袍,一般祭司的聖衣反倒未記載。本節共列出六樣,但是以下詳細記載中,尚包括大祭司冠冕上刻有「歸耶和華為聖」的金牌(36-38節),及內袍裡面用細麻作的褲子(42-43節)。「要用金線,和藍色紫色朱紅色線,並細麻去作」這些都是極為名貴、價值極高的材料。

(二)作以弗得(286-14
6-8節:「以弗得」首先描述的是以弗得,而非胸牌,可能因為以弗得是主要的衣飾,且穿在最外面,而胸牌則是吊掛在以弗得的肩帶上,因此按邏輯先講以弗得,再提胸牌的做法。以弗得形狀像背心,用料講究,作工精細,色彩鮮麗奪目,是大祭司聖袍中極重要的部分。以弗得共由三部分組成:以弗得背心本身(6節),兩條肩帶(7節),腰帶(8節)。

舊約提到以弗得時,有幾個可能的含義:(1)早期一般在聖殿裏事奉的人,包括祭司的禮服(見撒上2182218)。(2)任何處理與神事務有關之人的禮服(撒下614,大迎約櫃時穿此)。(3)神像或穿以弗得的神像(士8271751814-20)。(4大祭司的禮服,與胸牌和烏陵土明的決斷相關聯(本章1530節;撒上236-12307-8等)。

9-10節:本章第7節已經講到以弗得的肩帶,本段第9-14節再詳細描述其做法及功用。  「兩塊紅瑪瑙……刻以色列兒子的名字」大概是按創2932-3024,以及3516-18的出生次序,在這兩塊寶石上,每塊刻六個以色列兒子的名字。

「鑲在金槽上」套入金製的鑲座之內,以便於用金鍊連結起來(見14節)。「為以色列人作紀念石」因為有兩塊寶石刻上了以色列十二個兒子的名字,就代表了全以色列人。大祭司所穿的以弗得的兩條肩帶上,既安了這兩塊寶石,就提醒他是在肩負服務這整體的以色列人的使命。

「在耶和華面前作紀念」大祭司肩擔此兩寶石,不但提醒他是在肩負服務這整體的以色列人的使命,也是把他們帶到神面前作紀念。這紀念,首先是祈求神顧念以色列的卑微與困苦(參看創3022;撒上119;耶1515;哀319等);還有,就是求主紀念祂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出224;利1642等),恩待其子民(參看詩1058-45)。

(三)作胸牌2815-30
上一段說完祭司以弗得的做法,接下來就講到大祭司胸牌的做法。有學者認為以弗得與胸牌連在一起,以弗得的功用是求問神,胸牌的作用是神的答應。一邊上求問,一邊上答應。所以這二者是連在一起的。

15節:「決斷的胸牌」這名詞原文直譯是「審判的胸」,意譯是「神諭袋」。又將烏陵和土明放在決斷的胸牌裡。胸牌是一個四方形的袋子(因此可將這兩塊小石放入袋內,30節),用金鍊子繫在以弗得的肩帶上。。「要和以弗得一樣的作法」是指用同樣珍貴的材料和同樣精細的手工之意。

16節:「這胸牌要四方的,疊為兩層」意指摺成一袋(兩邊縫密,上面可開口,用於放取烏陵和土明)。「長一虎口,寬一虎口」以色列人量度長短的標準是一葦等於六肘,一肘等於兩虎口,一虎口等於三掌,一掌等於四指並排之寬。這意思是說,此決斷胸牌的長寬度均約為九英寸

17-21節:「要在上面鑲寶石四行」每一行各有三顆寶石。「這些寶石都要……刻十二支派的名字」前面所講的以弗得,是要將以色列十二個兒子的名字刻在兩塊寶石上,這裏卻是刻十二支派的名字。這兩者的名稱和其名字雖然不同(十二支派名字沒有利未和約瑟,但將約瑟兩子以法蓮和瑪拿西的名字加上),而其實質所指卻是一樣,就是整體的以色列人。

22-28節:這幾節經文所指的,乃是要做兩個金環安在胸牌兩邊的上方,並做金鍊穿這金環而將金鍊另頭接在以弗得肩帶的兩個寶石金槽上。此外,要另做四個金環,兩個安裝在胸牌內摺,兩個安在以弗得兩肩帶靠近與以弗得相接之處。然後用珍貴的藍細帶子,穿過胸牌的金環而綁在以弗得肩帶上的兩環,使胸牌貼緊以弗得的兩條肩帶而不鬆脫。

29-30節:「亞倫進聖所的時候,要將決斷胸牌……帶在胸前」這表示此胸牌並不是大祭司日常的服裝,乃是在進入聖所作事奉的時候,才必須佩帶上的。
 
「在耶和華面前常作紀念」表示神時刻不忘祂的選民,也要祭司們日夜記念百姓,為他們代禱與求恩。
 
「又要將烏陵和土明放在決斷的胸牌裏」「烏陵」的希伯來文意思似為「咒詛」,代表「否」。「土明」的意思為「完全」,代表「可」。因此「烏陵」與「土明」是作為決事之用(參撒上1436–42)。大祭司進入聖所作事奉,必須佩戴胸牌,使他可以進聖所為以色列人在需要求問神諭時作決斷。

(四)作外袍和附件2831-35
31節:「外袍」這外袍並不是以色列一般人的穿品;有身分的人才穿外袍的,如撒母耳(撒上1527),約拿單(撒上184),掃羅(撒上244)和以斯拉(拉93)等人的穿著。這裏的外袍,被稱為「以弗得的外袍」,就含有神聖的意義在內。所以它是以最貴重的顏色——紫羅蘭藍色來製成。

32節:「袍上要為頭留一領口」從這種描述看來,這外袍可能就是一塊布料在中間剪洞,穿時套過頭,並且也沒有袖子。「口的周圍織出領邊來」這是裝飾,也是鞏固領口的邊,免得破裂。

33-34節:「袍子周圍底邊上,要……作石榴」迦南地自古以來就盛產葡萄、石榴、無花果、橄欖和蜜糖(參看民1323;申88等)。這些土產中,以石榴的顏色最為美麗。這外袍底邊上,用珍貴的顏色線所作的石榴。「石榴中間要有金鈴鐺」這金鈴鐺是金製的小鈴子,使大祭司走路時可以鈴鐺作響的。要多少金鈴鐺沒有說明,但只述及一個金鈴鐺一個石榴的相間安上外袍的底邊,作為附件的。

35節:「亞倫供職的時候要穿這袍子」這也和以弗得及胸牌一樣,是在進入聖所的時候穿的。按這章開始以來的記述看,這外袍是先穿,然後套上以弗得,而胸牌已經繫在以弗得上面,所以這外袍為以弗得的外袍。

「袍上的響聲必被聽見,使他不至於死亡」因為石榴和金鈴鐺安在這外袍底邊,當他行動時會發出聲音。一方面讓百姓知道他在代表以色列民在神面前服侍,另一方面叫外面不可進入至聖所的人知道他仍然活。這大概就是這段經文的末了,之所以提到袍上的響聲必被聽見,使他不至於死亡的原因。注:按猶太傳統,一根繩子的一頭繫在大祭司的腳踝上,另一頭則留在會幕外面。當大祭司在聖所中事奉時,袍上的鈴鐺若不發響聲,會眾就可輕拉繩子,以確定大祭司是否死去。



(五)製冠牌(2836-38
講完祭司身上穿的衣袍,接著講他頭上戴的冠牌。由於牌上刻有「歸耶和華為聖」的字樣,這可能是整件袍飾中最重要的。

36節:「歸耶和華為聖」這說明大祭司的職分是至聖的,而大祭司本人也當是聖潔的,因為他是終身分別處理,單單事奉神(利216;民1657)。同時大祭司也代表全體以色列民,被分別為聖,歸耶和華做聖潔的國民(196)。

37-38節:「將牌繫在冠冕的前面」這冠冕是和王冠的含義一樣。亞倫為首任大祭司,有君王般的尊榮。「亞倫要擔當干犯聖物條例的罪孽」這不是指亞倫其人,乃指亞倫其職——大祭司要擔當干犯聖物的罪孽。這意思是指因有這大祭司的「分別為聖歸於神」,就算人民在奉獻禮物給神時犯了錯誤,他們仍然可以在神面前蒙悅納。

(六)祭司衣冠的製作(2839-43
以上講完大祭司的以弗得、胸牌、外袍之後,接下來講大祭司及他的兒子的彩色內袍。按聖經的次序,是從外而內,每一件都說得非常清楚明確。

39節:「內袍」這是指祭司的彩色長袍,緊貼著以弗得外袍之內(28439)。「冠冕」用細麻布料做的,為要繫那「歸耶和華為聖」之牌的。「腰帶」是用繡花手工作的漂亮腰帶。

40節:「你要為亞倫的兒子作……」這是指為一般的祭司作袍服的意思。「內袍、腰帶」,與大祭司的內袍及腰帶相同。「頭巾」這是指一般祭司所帶的「頭巾」,與大祭司的「冠冕」不同,上面沒有精金作的冠牌。「為榮耀,為華美」一般的祭司也要和大祭司亞倫一樣分享神的榮美。

41節:「要把這些給你的哥哥亞倫和他的兒子穿戴」這裏沒有說是進入聖所時穿戴,而且不但給亞倫的兒子穿戴,也是給亞倫穿戴的。因此,這些就可能是他們平時的祭司穿戴的服裝。「又要膏他們,將他們分別為聖」他們要被分別出來,單單歸屬於神,事奉神。

42-43節:「褲子」這是由腰到膝蓋之上的大腿的,用細麻布作成。目的在避免到祭壇時會露出下體(參看2026;利610164等);在聖所供職時,祭司也須穿上。
  
「這要為亞倫和他的後裔作永遠的定例」這末了的話,意思是說這些都是亞倫和他的後裔要遵守的條例。



參考資料:
1.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出埃及記
2.梅仇笑紅著:出埃及記(網上版)
3.賴建國著:出埃及記(天道聖經註釋)



大祭司聖服圖





Friday, March 21, 2014

Article Sharing: 每位牧師都需要的12個社交技巧

AN interesting article... (每位牧師都需要的12個社交技巧) - matter of fact, WE ALL NEED this kind of reminder ...:)

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4章32節
一位神學院的退休教授目前每周服侍于不同的教會,他在臉書(Facebook)上發了一篇有趣的小短文。

Study Notes Questions - 3/21/2014

小組查經:出埃及記查經
主題:神的救贖
3212014

第十八課:會幕的設計(251-2721

西乃立約之後,神呼召摩西上山,向他啟示建造會幕的藍圖(24章)。以色列民脫離埃及的奴役,為要敬拜事奉耶和華。他們來到西乃山,與耶和華立約,成為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子民(196)。他們在那裡向神下拜。西乃山成為敬拜的聖所。然而西乃山不是他們的目的地,他們還要前往應許之地。在前往應許之地的路上,他們要有一個敬拜耶和華的場所,於是會幕就這樣誕生了。

問題討論
1.會幕是神的居所,即是神的家,我們應存著怎樣的態度,來到神的殿(教
      會)?





2.當時百姓為會幕的建造,神要求他們所奉獻的都是甘心樂意的。今日我們的奉
      獻,是否甘心獻上?你對奉獻給神是否掙扎過?







3.神為何如何詳盡的吩咐摩西建造會幕及一切的聖具?

Study Notes - 3/21/2014

小組查經:出埃及記查經
主題:神的救贖
3212014

第十八課:會幕的設計(251-2721

西乃立約之後,神呼召摩西上山,向他啟示建造會幕的藍圖(24章)。以色列民脫離埃及的奴役,為要敬拜事奉耶和華。他們來到西乃山,與耶和華立約,成為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子民(196)。他們在那裡向神下拜。西乃山成為敬拜的聖所。然而西乃山不是他們的目的地,他們還要前往應許之地。在前往應許之地的路上,他們要有一個敬拜耶和華的場所,於是會幕就這樣誕生了。

(一)為聖所奉獻(251-9
本段是整個建造會幕事工的引言。

1-2節:「當為我送禮物來」這禮物的原文是「奉獻」,是崇拜神而甘心獻上的。這奉獻也應該是出於樂意的。這樂意的原義,是出於自己心意的驅使而來的,不是因他人的要求而做的。神吩咐選民要學習甘心奉獻,如此的心意,才能蒙神喜悅,也能激動他們愛神與崇敬神的心。奉獻不只是祭司與長老的特權,而是每一個以色列人都有機會。可見建造會幕(神的居所),是上下一心,各盡本分的事。百姓果然甘心獻出所有的財物,為建造神的家,而且是綽綽有餘(參365)。

3-5節:「所要收的禮物,就是金銀銅」這不但是按價值的貴賤而排列,而且將來在聖幕中,其所處的位置和所製造的器物也有分別。「藍色紫色朱紅色線」這三種顏色的線,在當時比金銀銅還要值錢,因為是要從深海獲取貝殼類生物來作染料的。「細麻」是埃及出產的編織品(參看931),甚為昂貴的布料。「山羊毛」指未經染色的山羊毛。「染紅的公羊皮」 是染紅色的皮料。「海狗皮」原文可能作海豚或只指珍貴乾燻的皮料。  「皂莢木」是屬於金合歡木類的,僅在西乃半島和死海沿岸曠野生長的堅硬木材(參賽4119)。此木不易朽爛,又不沉重。故此,約櫃、陳設餅桌、祭壇、香壇和帳幕的豎板等,均用這種木材建造。

6-7節:「點燈的油」是用橄欖搗的油(2720)。「膏油」是指聖膏油(3025),其「香料」是沒藥、香肉桂、菖蒲、桂皮等(3023-24)。香為聖香(3035-36)。「紅瑪瑙」是產於哈腓拉(創212),現今亞拉伯和印度的名貴寶石。古時多作為刻印鑑之用。「以弗得」是大祭司的聖衣(參286-14)。「胸牌」是大祭司的服裝裝束之一,作法和材料可在2815-30見到。

8-9節:建造這聖所的目的,是使神可以住在他們中間。約114就有這含義。所以舊約的聖幕和聖殿,都含有預表基督「道成肉身」的意義。會幕的模式與一切聖具的製作,都是依照神所指示的樣式。

(二)約櫃的做法(2510-22
10-17節:會幕中有兩樣最重要的聖具,就是約櫃和施恩座。約櫃是會幕的中心,是神寶座的所在,約櫃本身是長方形的箱子,用皂莢木造成。裡外包金,四圍鑲金牙邊,櫃腳有四個金環,以便搬運。環內穿有金杠,以便扛抬,神所賜摩西的法版(十誡)放在約櫃內,故此稱為「法櫃」(2634)。施恩座跟約櫃一樣長和闊,被置於約櫃之上。原文該字為「遮蓋」,原意為「蔽罪」。施恩座可譯為「蔽罪座」(17節)。因著神的施恩,而使罪得遮蓋。可見蔽罪是消極行動,施恩乃是積極的表現。

10節:「肘」這是古代長度的計算單位(代下33)。肘原本是指人身上臂和下臂相連的關節處,但用為計算長度時,就是由關節處至大拇指尖端的距離,便是一肘(參看申311),約等於現今的零點四五公尺十八英吋

11-12節:「精金」法櫃是整個聖幕中最重要的器物,是神與摩西和其後與大祭司相會的所在(22節),因此是整個聖幕的中心,所以要裏外包上精金,四圍鑲上金牙邊,連安在櫃腳的四個環子,也要用金子鑄造。

13-15節:「兩根杠」這是用來抬法櫃的,也是以皂莢木製成,用金包裹,並須經常各穿在長方櫃側的兩環之間,不可抽出,表示可以隨時起程的意思。

16節:「必將我所要賜給你的法版,放在櫃裏」原文是未完成時態的命令式。表示當時摩西仍在山上,法版還未交給他,而他卻在櫃子造成後,必須將這兩塊刻上誡命的法版,放在裏面。所以這櫃子稱為法櫃。

17節:「施恩座」原文的字根是遮蓋的意思。因此,這是用精金造的櫃蓋。在贖罪日,大祭司要彈血在這蓋上(利1613-15),表示祈求上主,因這祭牲的血,而不用法版上的誡命來察看我們的罪惡和罪孽,因此便叫這櫃蓋為施恩座,或蔽罪蓋。希伯來書第九章就詳釋了這是預表基督要來捨身流血作贖罪祭,使神在基督裏施恩赦免人的過犯的意思。

18-20節:基路伯是施恩座的一部分,位於施恩座的兩端。用精金錘出來而連成一塊,臉對臉的安放法櫃蓋上,用翅膀遮蓋施恩座。基路伯是被描述為守護法櫃的天使。

21節:本節說明施恩座與約櫃的相關位置:施恩座放在櫃的頂端,二者相連。而法版則要放在櫃中。

22節:「我要在那裏與你相會」說明約櫃與施恩座的功能。

(三)陳設餅桌的做法(2523-30
23-24節:會幕另一重要陳設,是放陳設餅的精金桌子。桌子長二肘(約30吋),寬一肘(約15吋),高一肘半(約23吋)。

25-28節:將金環安在四角上,然後將兩根以皂莢木包金的木扛,穿過金環,以便扛抬及搬運,與約櫃的製法相同。

29節:桌子上應有可放陳設餅的盤子,杯子,酒瓶和斟酒用的酒杯,並都要用精金製造。

30節:「陳設餅」的字義是指「面餅」,是用細麵烤成的(利245-9),分成兩行,每行六個餅,這十二個餅預表十二支派。表明神不只是供應物質的餅,支持他們的肉體生命。透過神在他們中間的同在,也要供應他們屬靈的生命。另外也表示以色列民願意將自己勞苦所得的果實,分別為聖歸給耶和華;同時也藉此承認他們所得的一切收成,全是神所賜的。

(四)燈檯的做法(2531-40
31節:聖所內安放燈台,是用一塊精金錘出來。

32-36節:燈台中間的主幹連著支柱和下面的燈座。主幹兩旁各有三枝。每個枝子上都有杏花狀的環、有花球和花瓣作裝飾。

37-40節:七燈上有燈盞,祭司要點燈,由晚上到早晨,不斷修剪,保持燈光照耀。此乃預表神用光來照以色列,並教訓他們要有光明的生活。

(五)會幕的做法(261-37
前章講過會幕中約櫃、供桌及金燈檯的做法之後,本章接下來講會幕本身的做法。

1.幕幔的做法(261-14
本段講述遮蓋會幕的幔子與罩棚,共有四層,每層的材料和顏色各不相同,從最裡面的講起,由內而外:(1)用細麻製作十幅幔子,作為帳幕的第一層。這正好遮蓋整個聖所及至聖所,祭司長會幕內事奉時抬頭可看到,其材料及做法與隔開聖所與至聖所的幔子相同(2631),上面繡有美麗的圖案及基路伯(1-6節);(2)用山羊毛織十一幅幔子作為第二層上蓋(7-13節),(3)用染紅的公羊皮作為三層上蓋(14節上);(4)最後用海狗皮作最外層的上蓋(14節下)。

2.幕板的做法(2615-30
本段說明會幕的主體結構,有48塊皂莢木板作成,圍起一片長約13.5公尺,寬約4.5公尺的長方形區域。這區域又由幔子隔開,分為外面的聖所(約9公尺長,4.5公尺寬),及裡面的至聖所(長寬高各4.5公尺)。會幕豎板長度約4.5公尺,只立足會幕的南北側及西側(後面)。模板緊密相接,不留縫隙,也沒有窗子。模板結構體上方則有四層覆蓋物遮蔽(前一段)。

3.幔子的做法(2631-35
這裡講隔開聖所與至聖所的幔子。神吩咐摩西用三色的細麻巧製至聖所的幔子。幔子是將至聖所與聖所分隔開,有阻隔之意,這教導了神與人是有分別的。神在施恩座上,在以色列人中間居住,但神是聖潔的,祂要與人分開。人非聖潔就不能朝見神。

約櫃與施恩座的位置上在至聖所(33-34節)。供桌子聖所內的北邊,金燈檯是在聖所內的南邊,彼此相對(35節)。

4. 門簾與柱子的做法(2636-37
會幕東邊的入口,則用五根柱子上掛簾子,來隔開會幕與外界。祭司只要掀開簾子就可進入聖所。

(六)祭壇的做法(271-8
前章講完帳幕本身的做法,本章則繼續說明會幕院子中的器具的做法。首先講到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祭壇,其次是會幕的院子。整座會幕並不單指那帳幕,也包含帳幕外的院圍,以及院圍內的院子用作殺牲獻祭的地方。在這院子內,主要的擺設是洗濯盆(3017-21)和祭壇。

會幕是為崇拜神而建造的。以色列人的崇拜,以獻祭為主要項目之一。因此在會幕的院圍內,就設置有獻祭的壇。這壇是用皂莢木板做成,外包以銅,並在四拐角上各安一角,與壇接連一塊。這壇是五肘正方,高僅三肘。壇內中空,壇身下半部有銅網和圍腰板,並有四個銅環安裝在銅網的四角上,用以穿杠以便扛抬之用。杠也是用皂莢木製成,但亦用銅包裹的。

(七)院子的做法(279-19
任何聖殿或神廟都有一個神聖區域,把聖所與其他地方加以區隔。這區域往往也是提供重要禮儀活動的場所。會幕的原則以及後來聖殿的內院,即是為此設立。

院子南北兩面各有一百肘長和五肘高的帷子,掛在二十根柱子上;西面則寬五十肘,帷子是掛在十根柱子上;東面有門二十肘,門左右各十五肘並各用三根柱子掛帷子。門上有門簾,掛在四根柱子上。門簾的料子和帳幕門簾的料子一樣,是用珍貴的藍色紫色朱紅色線和撚成的細麻織成的。帷子的材料價值較低,只用撚成的細麻製成。柱與柱之間有銀杆連結,也有銅作的橛子牽繩以拉緊院圍的直立度。柱子下面有銅座,上面有銀為掛帷子之用。柱子本身的材料不明,但柱頂卻用銀來包裹的。

(八)燃燈之例(2720-21
2531-40節已說明燈檯的做法,本段繼續說明點燈所要用的油。而且聖所中的燈,每晚都要點直到天亮。負責點燈和清理這燈的人,就是祭司(利242-4,對此有較為清楚的規定)。在黑暗的夜晚,會幕裡面有燈照明,會幕外面,有火柱照耀,二者均能指引神的子民及事奉者,行在神的光中。

參考資料:
1.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出埃及記
2.梅仇笑紅著:出埃及記(網上版)

3.賴建國著:出埃及記(天道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