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9, 2012

Thursday, October 25, 2012

Study Notes Questions - 10/26/2012


福音性查經(

題目: 萬世巨星--關乎基督
經文:提前11317
日期:10262012

引言
  • 在你生命中,有沒有一些「巨星」「Superstar」「偶像」你很崇拜,佩服?為甚麼? 有甚麼值得你欣賞?

  • 今日我們看另一位Superstar ----耶穌,有甚麼值得我們佩服

(一)祂曾降世
1115題到「基督耶穌降世」,你信不信耶穌約在2000年前來到世間? 何以見
      得?

2.何謂「降世」人會不會降世?為甚麼?代表耶穌從那裏來?

3.有沒有試過搬屋?過程感受如何?又有沒有試過去過一些很惡劣的環境旅行或
      住宿?試分享。

4.耶穌原本住在甚麼地方?相比地上實在差很遠,若果你本身住在皇宮,你願否
      去到一個很惡劣的環境居住33年呢?為甚麼?

(二)降世原因
1.祂為何要這樣辛苦降世? 為誰?

2.保羅說他是罪人中的罪魁,有沒有見過一些很差,很討厭的人?如你是社工,
      怎樣幫助他們?若沒有人幫助他們,他們會怎樣?

3.聖經又說,人有甚麼問題?(羅32371819

4.保羅可否脫離罪的捆綁,他有甚麼感受?(724

5.你有否保羅類似經歷,願意的善反不作,不願的惡倒去作,那種痛苦的經歷?

6.若長期下去,人會怎樣?(羅623  何謂「代價」?何謂死?

(三)拯救大愛
1.保羅最後找到誰幫助他?(羅724),有甚麼後果?

2.耶穌作了甚麼,使我們能解決「罪」與「死」的問題(彼前22425

3.「掛在木頭上」甚麼意思?有甚麼果效?

4.試過替人「承擔責任」嗎?(原本別人做錯,但你卻承擔)若果一個人是你仇
      人,你會否替他承擔? 為甚麼?

5.耶穌是否為「好人」承擔?為誰?

6.他要上十字架路,有甚麼痛苦的地方?如果你是耶穌,你會否願意為罪人承受
      如此刑罰?為甚麼?

(四)對主回應
1.你覺得耶穌值不值得你佩服,欣賞? 為甚麼?

2.你願否以祂為救主,一生相信祂呢?

Study Notes - 10/26/2012


福音性查經(

題目: 萬世巨星--關乎基督
經文:提前11317
日期:10262012

保羅蒙恩的見證(11217
本段是保羅蒙恩的見證,為甚麼他要在此忽然插入其蒙恩之見證?可能當時的假師傅亦有詆毀保羅使徒之身分,或故意引述保羅未蒙恩前熱心律法及逼迫教會的事,以助證其謬解律法之說。所以保羅在此追述他蒙恩以前怎樣逼迫教會,是罪人中之罪魁;然而他蒙了主的憐憫與拯救,現今成為主的使徒。所以他所作雖侮慢人,但那是他【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作的】,如今回顧神恩浩大,因而發出這感恩的見證。

112節:【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保羅為主加給他力量而感謝主。主給保羅甚麼力量?照著聖經所記,他所領受的能力最少有以下的幾方面:
1)悔改脫離罪惡和他先前所熱心之律法的力量
主使他在大馬色看見了大光,聽見主的聲音,他從此得著力量,能把先前以為有益的律法當作有損,專心歸向基督。
2)為主受苦的力量
在林後11章中保羅講述他許多受苦的經歷:他曾經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裡,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裡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飢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除了這外面的事,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他身上。
3)行神蹟奇事的能力
保羅對哥林多人說:【我在你們中間,用百般的忍耐,藉著神蹟奇事異能,顯出使徒的憑據來】(林後1212)。在使徒行傳記載中,保羅亦曾屢次顯出神蹟異能,例如:他曾使行邪術的以呂馬眼瞎(徒13812),在路司得使兩腳無力的人行走(徒14810),在腓立比使那被鬼附之使女得釋放(徒161618),在米利大島將毒蛇扔在火中(徒2816),並醫好島長部百流父親的病等(徒28710)。
4)傳道工作的能力
他所傳的資訊常常大有功效。他在亞細亞,加拉太,馬其頓各處教會,所傳的資訊就常震動全城,大有權能,不但改變當時的社會,真到今日整個世界的歷使都受到他工作的影響。
5)生活聖潔的能力
保羅個人生活之聖潔是無可指摘的,這可從他給教會的書信中看出。如:林後1189說:【我虧負了別的教會,向他們取了工價來,給你們效力。我在你們那裡缺乏的時候,並沒有累著你們一個人;因我所缺乏的,那從馬其頓來的弟兄們都補足了;我向來凡事謹守,後來也必謹守,總不至於累著你們。】帖前2911說:【弟兄們,你們記念我們的辛苦勞碌,晝夜作工,傳神的福音給你們,免得叫你們一人受累。我們向你們信主的人,是何等聖潔、公義、無可指摘,有你們作見證,也有神作見證。你們也曉得我們怎樣勸勉你們,安慰你們,囑咐你們各人,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兒女一樣。】總之主所給保羅的力量,使他【凡事都能作】(腓413),所以對於凡有信心倚靠主的人,主耶穌的應許是說:【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923)。

【因祂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祂】【忠心】意指忠實可靠、值得信任;忠心乃是服事主最基本的條件(林前42;太252123)。

11314節:保羅在此追述他未蒙恩得救以前的情形,比起他現今在基督裡長進的光景大不相同。他這種追憶以往蒙恩的情形,在其他書信中亦常見。例如在林前15910;加11314;腓357。可見保羅對於神在他身上的恩惠,常常回想思念,以此激勵自己和別人。

【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褻瀆】指言語得罪主;【逼迫】指行動反對主;【侮慢】指態度傲慢、羞辱主。本句話是指保羅還未信主時,因誤解律法的本意,而採取敵對基督徒的立場,在言語、行動、態度上多方為難基督徒(徒224),這在主耶穌看來,就是褻瀆、逼迫、侮慢祂(徒228)。
                                   
【然而我還蒙了憐憫】【然而】意指超越了正常的因果關係,並未因從前的惡劣情形而得到該得的報應;【憐憫】意指在對方不配得的情形下仍施以恩慈好待。本句是指保羅承認自己從前罪有應得,本該受神懲罰,但出乎意料,竟還能服事祂(參12節),原因無他,乃是蒙了憐憫。
                       
【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作的】本句在全節中有重要的指示。保羅說明他從前那樣地褻瀆侮慢人,都是在他不信不明白的時候作的,可見他不是在明白之後才故意地褻瀆信奉主道的人。【不信不明白的】許多人不信是因為不明白。通道是從聽道來的,人若不明白真道對他的好處,當然不信。但許多人的不明白卻是因為心存成見、驕傲自大、輕視真道,結果道愈不明,他也就愈不能信;反之我們若謙卑地信服真道,便能因信而明白主道,且能更加相信不疑。保羅給我們看見,雖是不明白而作的事,但卻仍是一種罪,所以他雖然是在不信不明白的時候逼迫了信徒,但也不能因此就不算有罪;不過不明不知的罪,當然比較明知故犯的罪輕一點。保羅說這些話的目的,並不是要替自己以往的錯失辯護,乃是要向信徒解明他以往逼迫教會是因不明白基督救恩之寶貴的緣故,以免那些毀謗保羅的人,拿他的過去來作為攻擊他的把柄。

【使我在基督耶穌裏有信心和愛心】他現今不但蒙了主的憐憫,且在基督裡有信心和愛心。這些信心愛心,都是出於神格外的恩典。

115節:【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基督耶穌降世】意指道成了肉身(約114);【為要】指明祂降世的目的;【拯救罪人】就是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太121)。【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可信的】指這事的真實性值得相信,特別保羅自己親身經歷了主的拯救;【十分可佩服的】指這事的動機和智慧實在令人感佩,【是值得完全接納的】(新譯本)。
                       
【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罪魁】有兩方面的意思:(1)最壞的罪人;(2)在罪人中居首位的。保羅在此並非像一般人【口是心非】地故表謙虛,他確實對自己以往的罪行深有悔悟,承認自己不配蒙此厚恩。注:在林前159(約在主後57年寫的),保羅稱自己爲【使徒中最小的】,然後在弗38(約在主後60年寫的),他稱自己爲【比衆聖徒中最小的還小】。數年之後,這時在提前115,他稱自己是個罪魁。這裏我們看出保羅在基督裏謙卑的過程。

116節:【然而,我蒙了憐憫】這是重述13節的話,那裏是針對他從前所【作】的,而這裏卻是針對他從前所【是】(罪魁)的。
                       
【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祂一切的忍耐】13節說他蒙憐憫是因那些惡事是在不信不明白的時候【作】的,這裏說他蒙憐憫是因基督要在這【罪魁】身上顯明祂一切的忍耐。【忍耐】是指忍受人的悖逆頂撞,而不輕易發怒,施行審判(參羅245)。【給後來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樣】【作榜樣】指設下罪魁仍可蒙恩得救的先例。神怎樣能改變保羅這樣的罪魁,也照樣能改變一切的罪人,只要我們接受祂的憐憫。
                       
117節:這些稱頌語,在保羅的書信中是別具一格的,在616再有類似的話,這些話甚似使徒約翰在拔摩島之異象中所見天上的使者之稱頌(啟41151213712)在此保羅稱頌至高的神是:
1)不能朽壞:指神永存不朽、永不改變的特性。
2)不能看見:指神超越一切、非人眼所見的,但這不能看見之神,卻藉基督耶穌將祂自己表明出來(約118)。
3)永世的君王:指神世世代代、永永遠遠作王掌權。
4)獨一的神:指除祂以外沒有別的真神。

Friday, October 12, 2012

Study Notes Questions - 10/12/2012


福音性查經(二)

題目:人的有限--關乎智慧 
經文:傳721215
日期:10122012

引言:
  • 活動:嘗試一口氣拉長唱一個音階,看那位新朋友最「長氣」。

  • 你認為今日人是否全能?有甚麼限制?
 
(一)身體有限(傳12121215
1        你同意「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這句話的內容嗎?為甚麼?

2      有否體會「有一些事情你很想作,但身體卻有限制不能完成」?

31215題及人到了衰敗年老的日子,會有甚麼事情發生?

4.今日在這個社會,人懼怕「衰老」嗎?為甚麼?你又怕不怕?
 
生命有限72
1.為何「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

2.有否出席一些喪禮令你更深體會人生的意義?

3.聖經題到眾人的結局如何?歷世歷代的人用甚麼逃避這結局?

4.人的生命有限,離開世界會往那裏?127又說明人的靈會往何處?

5.有人說:「人生既然有限,倒不如吃喝玩樂,放縱自己,犯罪也不介意」,你
      同意這看法嗎?

6        聖經又題到人至終要面對甚麼(119)?
 
(三)敬畏真神(傳1211314
1         若我們知道自己的人生有限,有一日必要見真神,我們應如何過今生的日子?

2.聖經題及我們應怎樣過地上的生活(1211314)?為何要這樣過?你同意
      嗎? 今天你又願意學習認識敬畏這位真神嗎?

Article: how to get a better wireless singal (WiFi router)

Check this link on WiFi router signal::

http://www.howtogeek.com/126327/how-to-get-a-better-wireless-signal-and-reduce-wireless-network-interference/?utm_source=newslette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101012

Study Notes - 10/12/2012


福音性查經(二)


題目:人的有限--關乎智慧 
經文:傳721215
日期:10122012

(一)當記念造你的主(1217
121:「你趁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
從結構與題旨而言,121緊接119,均以命令式動詞開始:「當歡暢」(119),當記念(121)。同時,兩者都以年輕人為對象,談論「在幼年的日子」。在第12章中,原文共用了三次「不要等到」(12126,但和合本的第6節未譯出)。傳道者強調時間迫切,勸青年人不要再延誤了。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即沒有樂趣的日子。衰敗的日子,傳統上,是指老年的光景,力氣衰殘,毫無衝勁,沒有鬥志的日子或艱苦的日子。造你的主或「你的創造主」,年輕人應在老年或困難的日子來臨之前,記念創造主,也要認真地生活。

122:「不要等到日頭、光明、月亮、星宿、變為黑暗,雨後雲彩返回。」
1178節用光比喻生命,能夠活在世上,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可是,人生變幻莫測,今日繁盛現象,可能明天會變得蕭條,別以為雨後必會有晴天,誰知烏雲仍然密佈,光明燦爛的日子遼遼無期。故此,青少年人應莫負青春時光,要在黑暗與悽雲慘霧的日子未到以先,把握時機,認真地生活。雲彩,是指帶雨的烏雲。

123「看守房屋的發顫,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從窗戶往外看的都昏暗。」
傳統上,認為十二36乃描述人生理的變化,年老人體弱多病,身體衰敗的悽慘情況,記述多種老人病徵:耳聾、眼矇、便祕、貧血、畏高症、畏曠場症、食慾不振、性無能、髮白等。一般而言,看守房屋的比作老人的手或腳;有力的屈身指老人彎腰曲背;推磨稀少是指老人的牙齒脫落,停止咀嚼;從窗戶往外看的都昏暗比喻老眼昏花,看不清楚。「時候將到,那保護過你的手臂要發抖,本來強健的腿衰弱無力,你的牙齒只剩下幾顆,難以咀嚼食物,你的眼睛昏花,視線模糊不清。」(現代本)

124「街門關閉,推磨的響聲微小,雀鳥一叫,人就起來,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
傳統上,街門(兩扇街門)比喻老人的兩耳(現代本),或上下嘴唇,較多人接受後者的見解:由於牙齒脫落,所以兩唇相合起來,咀嚼的聲音也變得微小。雀鳥一叫,人就起來:老年人經常失眠,不能入睡,清晨雀鳥一叫,他便起來,不能再睡下去。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可解作老人聽覺失聰,聽不見美妙的歌聲。「你的耳朵聾了,聽不見街市上的吵鬧。推磨或歌唱的聲音你聽不到。但麻雀一叫,你就醒來。」(現代本)
  
125「人怕高處,路上有驚慌,杏樹開花,蚱蜢成為重擔,人所願的也都廢掉,因為人歸他永遠的家,弔喪的在街上往來。」
老年人因年老百病纏身,身體機能衰退,因此步履艱難。杏樹開花,蚱蜢成為重擔,人所願的也都廢掉:傳統以杏樹開花喻白髮;蚱蜢成為重擔喻膝蓋或臀部衰退失靈,走路時寸步難移;人所願的也都廢掉指年老人的性慾消失。「你的頭髮斑白,精力衰敗,性慾斷絕了,再也不能挽回。」(現代本)因為人歸他永遠的家,弔喪的在街上往來:一個人若死了,歸他永遠之家;弔喪的作完喪事後,依然上街幹他們的買賣,城中的生活或街市上的活動仍然繼續,不會因一人死去而停頓。

126「銀鍊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
第六節應以「不要等到」作開始,與上文相呼應(12125)。大多數學者認為本節象徵生命的完結,死亡來臨。

127「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上帝。」
傳道者勸勉年輕人要紀念造物主,因為受造者的生命不在自己手中,也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儘管今日我們可能處於繁榮、安定和歡樂的時光,但是人生中總有衰敗的日子,那時生命就好像變得沒有意義。由於生命非人所能測透的,富有的人也可能有破落的一天,人事變遷和人生悲劇都會隨時臨到的;最終死亡會奪取人的生命,塵土之軀終歸塵土,生命氣息必歸回賜靈氣的上帝。本節經文實肯定了創二章的創造故事。

(二)傳道書的主題(128
128「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傳道者再次重複他的主題(12),作為全書的總結。為了要回答開宗明義地提出的問題:人生有何意義?(13)他已從多個角度討論問題,包括:智慧、權力、工作、財富、公義公理、年壯力強、老年衰敗、生命的不可測透、宇宙的奧妙及社會的冷漠現象等。總括而言,上帝有祂的旨意,人無法測透上帝的心意,而人生苦短,生命顯得脆弱和無奈,因此傳道者感歎:「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三)後記──編輯與總結(12914
傳道書12914與前文不同。在此之前,傳道者用直接第一身講述的方式說話,而第9節起則用第三身單數描寫傳道者的身分與職責:他是一位智慧人、教師及智慧諺語的搜集者(12910)。這段的主要內容:
1. 介紹傳道者──他是一位智者、教師及箴言搜集者(12910)。
2.智者之言的功用──好像刺棍、釘穩的釘子(1211)。
3.勸諭人不用再作智慧書──目的在表明此書已經達成智慧之功用(1212)。
4.傳道書的最終目的──叫人敬畏上帝,謹守祂的誡命(121314)。

129「再者,傳道者因有智慧,仍將知識教訓眾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陳說許多箴言。」
再者 再開始傳道書的新結語,這是一種編輯手法,以第三身單數描述和介紹傳道者的身分和職分。129再者與1212還有一層,將第12章最後六節經文,分為兩小段。911是對傳道者稱讚和推崇,他不單是一個有智慧的人,而且以自己的知識教訓人,是一位智慧傳統的教師。他經常以知識教導人。「智慧師」或「智者」是舊約傳統三個重要職分之一,與祭司、先知並列(參耶1818),負責上帝子民的宗教生活:祭司講授律法、先知說預言、智者教授知識和謀略。傳道者作為教師外,還有其他重要使命的:默想、查考、陳說箴言,這是智慧人和智慧教師應有的治學態度和工夫;他要仔細思想箴言的含意,作深入的探究,還要進行編輯整理。

1210「傳道者專心尋求可喜悅的言語,是憑正直寫的誠實話。」
傳道者不單是教師、是學者,而且也是個編者,他專心尋覓人人所渴慕追求的言語。可喜悅的言語,不是花言巧語,也不是令人心花怒放的虛偽言語,而是寶貴的(賽5412)、可羨慕的真言。誠實話(或作「真理之言」),與可喜悅的言語相呼應,這是詩句中常用的平衡同義詞。傳道者忠於所尋得的真理,且敢於憑正直將真理記述下來,由此可見傳道者的道德與氣節。

1211「智慧人的言語,好像剌棍,會中之師的言語,又像釘穩的釘子,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
本節肯定智慧傳統的價值與功用。智慧人的言語跟會中之師的言語平行,好像剌棍與又像釘穩的釘子相呼應。刺棍是指有鐵釘或鐵刺的趕牛棍,用來刺痛懶惰的牛隻,催促牛隻前行的。就教導與學習方面而言,剌棍的作用是刺激思想,幫助思考,達至自發的獨立思維。釘穩的釘子,衣物可穩當地掛在上面,智慧人的言語,好像釘穩的釘子,是可靠的,使人生命有所依靠和據點。刺棍具平面上一時的刺激作用,釘穩釘子的作用較根深蒂固。簡言之,智慧人的言語具有短暫和深遠的影響力。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肯定智慧傳統的權威,一切至理名言與獨到的見解,都是根源於上帝是以色列人的牧者。

1212「我兒,還有一層,你當受勸戒: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
還有一層 這是編者最後一段話,121214總結全書的中心。有人以為1212是消極的,勸戒世人不要永無止境地著書立說,或不停地追求學問,因這是得不償失的活動。其實,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用意是頗積極的,它表明智慧書卷之著作應告一段落,傳道書是最後一部具正典地位的書卷。因此,它劃定智慧書卷的範圍與其認可地位。「我兒」是古代近東及希伯來智慧傳統教師對學生的稱謂語,含有親切和權威的意思(箴18101521311121),為人師表者當具父親的身分和責任。你當受勸戒,即應該分外留意,不可疏忽。

1213「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說明以上一切的話早已說過了,也已聽見了,現在是應作總結的。編者總結全書的中心思想: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無論傳道者在探求生命意義的過程中,是何等的激進,甚至離開了正統的信仰觀念,然而編者以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作結。敬畏上帝,這是希伯來智慧文學的要旨。敬畏上帝是以敬虔的態度承認上帝的權能與統治,因此必然包括了實踐祂的旨意。

「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意思是謙卑地、敬虔地承認上帝是生命之主,這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

1214「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上帝都必審問。」
「上帝都必審問」,119早已說明這意思。人要向生命之主負責,祂必要按人的行為施行賞罰。

《中文聖經註釋》

Thursday, October 4, 2012

Study Notes Questions - 10/5/2012


福音性查經(一)

題目:那一位是真神--關乎真神
經文:徒17162231
日期:1052012
 
引言:
  • 如果世界上真有神,你想這位神外貌、特徵、性格應是怎樣的? 

  • 我們看看聖經怎樣描繪這位偉大的真神?
 
世人的看法17222329
A.當時的雅典人對神有甚麼看法?用甚麼去製造神?
 
B.你認為他們迷信嗎何以見得?
 
  • 究竟真正的神應是怎樣的? 
 
(二)真神的描述
A.祂是創造天地萬物的神(172425
1v.24題到這位神有甚麼特別的地方?世上有沒有任何一件物件、東西、不是祂造的?
      何以見得?
 
2.有沒有見過一些好美麗,令你讚嘆的風景?當時你聯想到甚麼?
 
3.這偉大的天地會否胡亂巧合出現?何以見得?
 
4.如果神真是創造主,祂會否有缺乏的?需不需要人一定的供奉?聖經怎樣說?
 
B.祂是實在可以尋求的神(1727
1.今日我們見不見到神?為甚麼?(約424
 
2.祂在那裏?我們可否尋求神?
 
3.你在面對問題或困難中,有否祈禱尋求神?試分享(基督徒可分享祈禱尋求神的實
      在)。
 
C.祂是公義審判天下的神(173031
1v.31題到神在所定的日子,會作甚麼?
 
2v.31題到「公義」若果一對父母單有慈愛,沒有公義,會有甚麼後果?你在小孩不聽話時,會怎做?

3.神為何要審判天下,人犯了甚麼錯?(172930
4.如果神要審判你與我,你認為神會對我們有甚麼「裁決」?
 
)歸回的轉機
A.人在神快要審判下,有否轉機?可以作甚麼?(1730) 

B.何謂「悔改」
 
Cv.27又題到我們可以怎樣?何謂「尋求」?怎「尋求」?
 
D.在今次查經中,我們認識神是怎樣的?
 
E.你願意今天尋求祂,向祂悔改嗎?

Study Notes - 10/5/2012


福音性查經(一)

題目:那一位是真神--關乎真神
經文:徒17162231
日期:1052012

(一)保羅見滿城偶像,心裏著急(171618
1716節:【看見滿城都是偶像】雅典城中廟宇林立,且率皆巍峨宏敞,極壯觀瞻﹔又在街頭巷尾和公園各角落,豎立無數的偶像,其雕刻之精,舉世無匹。據說雅典城內的偶像,比希臘其他各地的總合還多﹔因此有人說:【在雅典城尋找神,比尋找人更容易。】
【就心裏著急】指保羅的心靈被滿城的偶像激動起來,裏面有很沉重的負擔。

1717節:【於是在會堂裏與猶太人和虔敬的人,並每日在市上所遇見的人辯論】這裡保羅是在兩個地方傳道,先是會堂裡,後是市場上。【在市上所遇見的人辯論】雅典是一文化哲學中心,人們在市場上經常討論各等哲理問題。這裡可見保羅那份傳福音的熱心及迫切感。

1718節:【還有以彼古羅和斯多亞兩門的學士,與他爭論】以彼古羅和斯多亞是古代希臘最負盛名的兩大哲學學派。【以彼古羅派】是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Epicurus,主前341270)所創的學派,它教導人【快樂】乃人生最高的美德,但不是指轉瞬間的快感或短暫的滿足,而是從互愛、勇敢、中庸之道中獲得的快樂和滿足﹔不過到了保羅的時代,這種哲學已淪為【享樂主義】,強調滿足肉慾的思想體系。【斯多亞派】則是同一時期另一位希臘哲學家哲諾(Zeno,主前340265)所創,它教導人【自足】乃人生最高的美德,人應該順應理性而活,克己制慾,使自己能完全不為情感因素所左右﹔在保羅的時代,這種哲學已變為【禁慾主義】,並且狂妄自負的思想體系。以上這兩派哲學各走極端,常有爭論。【這胡言亂語的要說甚麼?】【胡言亂語的】原文意思是【撿拾種子者】,指像一隻雀鳥在街道上隨處啄食種子﹔其後轉義為市井中遊手好閒、不求甚解之輩,他們撿拾別人的牙彗──即零碎的學問,自己尚未將其融會貫通,就到處亂說一通。當時有許多辯士,就這樣靠著一張嘴巴亂講話來餬口。【他似乎是傳說外邦鬼神的】他們以為保羅所傳的耶穌,只是另一個神明而已。【這話是因保羅傳講耶穌與復活的道】對於以彼古羅的哲士來說,他們根本不相信有來生,更枉論人死後有復活之說了。對於斯多亞兩門的學士來說,人死後只有靈魂的存在,那裡會有復活的身體之出現的道理?

(二)被帶到亞略巴古(171921
1719節:【他們就把他帶到亞略巴古】【亞略巴古】意為【亞裡斯山】﹔亞裡斯是希臘的雷神和戰神。亞略巴古位於雅典上城正西及市集南面,是一個離開地面約十公尺的突起小山丘,該處曾一度設有議會(亞略巴古院),在宗教和教育方面頗具權威,他們自視為引進新宗教與異邦神祇的監管人,也審查周遊講學人士的資格。【你所講的這新道,我們也可以知道嗎?】雅典人喜歡將新聞說說聽聽(參21節),初聽到主的道還覺得是【新道】,就出於好奇心想知道更多。
           
1720節:【我們願意知道這些事是甚麼意思】表示眾人雖然已聽到保羅的教導,但由於那是新奇的教導,眾人一時間未能掌握其要義,故希望保羅再清楚第加以闡釋,以使眾人明白。
1721節:【(雅典人和住在那裏的客人都不顧別的事,只將新聞說說聽聽。)】這一節是路加對於這群想保羅發出要求的人之評注。【只將新聞說說聽聽】直到幾個世紀之前,仍有雅典的政治家曾經譴責雅典人喜歡聽聽最近的新聞,而不留心較急切、較重要的事。注:許多信徒對於聽道的態度,也好像雅典人一樣,只將道理當作【新聞說說聽聽】,一點也沒有渴慕尋求的存心,難怪聽道聽了多年,仍看不出屬靈的長進來。

(三)保羅在亞略巴古的信息(172231
1722節:【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保羅是站在此地方廣場的正中。【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敬畏鬼神】原文意即【迷信】﹔這個字可用來恭維或批評人,端視使用這個字的人是否連自己也包括在內,所以需要聽畢全部的話,才能斷定說者的用意何在。此處顯然保羅是在恭維他們,為要讓他們繼續聆聽。

1723節:【遇見一座壇,上面寫“未識之神”】古時希臘人怕因疏忽而開罪任何神祇,所以供奉一個【未識之神】的神牌,以防掛萬漏一。【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這成為保羅向他們傳道極適用的接觸點。

1724節:【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表示這位神乃是一位有位格的創造主宰,與泛神論的斯多亞哲學觀點成對比。【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這位神是不會將自己或人也不能將神局限於某個地方的。這裡保羅要指出,雅典人造偶像和為偶像造廟宇供人敬拜實有不足之處。
           
1725節:【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甚麼】神無需人的供給,強調了神自給自足的特性。【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這位造物主不但不需要人的供奉,反而將各樣恩惠,包括人的生命氣息及其所居住的時間中的萬物,厚賜世上所有的人(參詩50715﹔賽425)。

1726節:【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這話指明萬族均同出一源,就是亞當(創27)。【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列國的興衰和各族定居的區域,乃出於神預先的策劃(申328)。以彼古羅派認為萬事萬物均隨機遇,故與聖經的觀念相反。

1727節:【要叫他們尋求神】神所造的一切,旨在要人去尋求他。【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祂離我們各人不遠】神不是高高在上與人毫無關係的。他是我們隨時可以親近的,因為他離我們每一個人不遠。

1728節:【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此句可能引自革哩底詩人伊庇麥尼德(Epimenides,約主前六百年)所著之《革哩底家》詩。伊氏在該詩中如此寫著:【聖潔至高者阿!他們為你造了一個墳墓,革哩底人常說謊話,乃是惡獸,又饞又懶!然而你不是死的﹔你永遠興起,永遠活著,因為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你。】保羅在別處也曾引用了這段詩的另一句(多112)。【就如你們作詩的,我們也是祂所生的】此句引自基利家詩人亞拉塔士(Aratus,約主前270年)所著之《費諾緬那》詩﹔或克林特斯(Cleanthes,約主前300年)所著之《丟斯頌》,也寫過同樣的話。【所生的】指著人是神【所造的】。保羅的聽眾都是研究哲學的外邦人,因此從他們能同意的地方講起,然後指出異教思想與基督信仰不同處。
           
1729節:【我們既是神所生的】意即我們是神所造的。【就不當以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換一句話說,我們不應當用人所造的偶像,來代表那位賜生命氣息與萬人的活神(參詩11548﹔賽44820)。
           
1730節:【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意指在此之前,神寬容了世人因無知所犯的罪(參羅325)。【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悔改】原文意思是【改換一個心思】﹔指對神、對人、對己、對罪等看法的徹底改變,在思想上更新。如今藉著保羅的傳講,雅典人現在不再是無知了,他們應當離棄偶像,歸向真神。

1731節:【因為祂已經定了日子,要藉祂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祂所設立的人】指耶穌基督﹔當基督再來的時候,祂要按公義審判萬民(參詩9613)。【並且叫祂從死裏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基督的復活給了我們一個確實的證據,表明神已經承認了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受死的功效,赦免了我們一切的罪,使我們得以在神面前稱義(羅425)。基督從死裏復活,也是祂還要再來審判世人的憑據。

注:保羅的講章是如何傳福音的一個好例子。保羅開始時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引述猶太人的歷史,因為對於希臘的聽眾來說,猶太人的歷史是沒有意義的。他以他們明白的事例來開始,為獨一真正的神建立論據(172223);接著他強調彼此對於神的一致觀點,以建立共同立場(172429);最後,他的信息轉移到基督身上,特別強調祂從死裡復活(1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