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7, 2012

Grace To You ministry: http://www.gty.org/

From a brother's sharing...


Pastor John's sermon at the Moody's Pastor Conference -

Sharing: Article at 飛揚雜誌


母鹿的蹄沈賢林

後蹄與前蹄一致,心智與心性合一,你可以攀爬任何人生高峰。有一位傳道人說:「每一個人身上都應該有兩個口袋,一個口袋寫一張紙,「我是塵土所造的。」,另一個口袋,「這世界是神為我所造的。」
言簡意賅,卻是玲瓏剔透,充滿人生哲理。這句話根據的是聖經創世記2:7 和詩篇 8:5-8人是塵土所造的,所以沒有什麼可驕傲的。
如果有人問,為什麼神在創造萬物時最後才創造人?答案就是:當一個人洋洋得意時,別人可以說,「神造萬物時,蚊子都比你先受造呢!」。人是按神的形像所造的,因此人「能」管理大地萬物。「能」是具備了基本條件,不是「會」。從「能」到「會」,是要在逆境中逐步爬升,學習飛揚,才能提升到體會「這世界是神為我所造的」的境界。過程不容易,不是一蹴可及,而且失敗的機會很多,是不是能避免或減少錯誤呢? 


Read on to click the link below...
http://www.touchlife.org/article_read_all.asp?article_id=214

[EOF]

Study Notes - 07/27/2012


第二十三課:將來的事及主的得勝(16133

本課是連續上一課,耶穌繼續警告門徒们在祂死後, 世人將要逼迫殺害他們,但耶穌鼓勵並堅固門徒们要持守信心,不要失腳跌倒。 祂再次告訴門徒們將來的事,祂會差派真理的聖靈來使他們能明白這一切, 到那時他們將如產婦生產之後,原先的憂愁要變為喜樂。耶穌也教導他們要在靈裡禱告,父必垂聽應允。最後祂勉勵他們放心面對即將來的苦難, 因為祂已勝過這一切,他們也必會勝過的。

(一)警告與挑戰(1614
【約十六1】「『我已將這些事告訴你們,使你們不至於跌倒。」
  『這些事』是指主耶穌在最後晚餐時對祂門徒的教訓(参1315章),在此特指門徒將要遭受逼迫的事(参151825)。耶穌預先告訴門徒們使他們不至於因沒有防備而失去信心,而能在將來面對逼迫時,為耶穌站立的住,不至跌倒。
      
【約十六2】「人要把你們趕出會堂;並且時候將到,凡殺你們的,就以為是事奉神。」
    『趕出會堂』意即輕則剝奪權利,暫時不得參與敬拜神和社團的正常活動(為期一週至一個月);重則剔除公會會籍,終身受到排斥與藐視。耶穌警告門徒們逼破殺害他們     會自以為是從事一項合乎神旨意的美事。

【約十六3】「他們這樣行,是因未曾認識父,也未曾認識我。」
  他們會趕逐與殺害門徒的行為,是由於他們對神和基督缺乏真實的認識(参819),誤解了神和主的心意所引起的。
   
【約十六4】「我將這事告訴你們,是叫你們到了時候,可以想起我對你們說過了。我起先沒有將這事告訴你們,因為我與你們同在。」
  『這事』是指門徒將遭受逼迫的事(参1節)。『時候』是指主的話應驗的時候。耶穌預先告訴他们將來會在聖靈的感動下想起主說過的話(参1426)。其實耶穌已曾屢次豫言門徒將要遭受逼迫(參太5101210162528213536249),但祂並未解釋其原因和動機,以及那些逼迫與祂離世歸父的關係。但祂即將離世歸父,世人對祂的恨惡和逼迫將會轉移到他們身上,故此祂要清楚明白的勸勉堅固他們。

(二)真理聖靈的來臨(16515
     【約十六5】「現今我往差我來的父那裏去。你們中間並沒有人問我,你往那裏去。」
  事實上,彼得曾經問主往那裏去(參1336),因此,主這是表示門徒們心裏並未真實明白祂的預告將要離去。所以耶穌再次向他們明說祂將會往父那裏去,而且表明祂的來正是父神差祂來的(参1412)。

【約十六6】「只因我將這事告訴你們,你們就滿心憂愁。」
  『這事』就是指祂即將離開,以及門徒將要遭受逼迫的事。
     
【約十六7】「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裏來;我若去,就差祂來。」
  『保惠師』就是聖靈13節;141617;「保惠師」也可以是指在旁邊呼喚者beside caller,朋友friend,中保Advocate,安慰者comforter,說服者persuader,輔導者counselor,辯護者Legal Helper,代求者Intercessor,堅固者Strengthener的意思。其工作乃是代言、辯護、忠告、訓勉和安慰。「我若去,就差祂來」『去』字就是去父那裏。聖靈是父所差遣(參1426),也是子所差遣;這又一次表明父與子原為一(參1030)。

【約十六8】「祂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祂既來了」『祂』指聖靈,就是保惠師(參7節)。     這裡罪、義和審判三個名詞均無定冠詞,所以不是指特定個別的案例,而是指一般的情形。        『罪』指達不到神所設定的標準;『義』指在神面前是正直、公義的;『審判』指神對所有人事物的斷定。        『罪』是因亞當而進入世界的(參羅512),故罪與人有關;『義』是藉基督的死而復活顯明的(參10節;羅325425),故義與基督有關;『審判』是為著撒但而設的(參11節;1231),因為牠是罪的創始者和源頭(參844),故審判與撒但有關。        聖靈來主要就是使人明白何為罪,何為義,何為審判;並且叫人知道自己有罪,無義,必受審判。人若看見自己有罪,因而信靠基督,就得在神面前稱義,而免受審判。人若看不見自己有罪,或即使看見自己有罪,卻不接受基督,就要被神定罪,受到撒但所該受的審判和刑罰。
      
【約十六9】「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
  聖靈第一步的工作,就是使人看見自己是生在罪中,長在罪中,活在罪中,是個十足的罪人,也是在神定罪之下(参約318),並要死在罪中(参約824)。所以人類在尋求脫罪和赦罪的路。而人的不信就是罪的真正本質,   只有在聖靈的光照下,叫我們自責而知罪。

【約十六10】「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裏去,你們就不再見我;」
  「為義」聖靈第二步的工作,就是使人感覺自己沒有義而需要義,並且看見主耶穌是惟一的義者,因此接受祂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義。因為耶穌的受死滿足了神公義的要求。     『往父那裏去』是指祂復活升天到父那裏;表示祂在十字架上的死,已經滿足了神公義的要求,因此,祂的復活升天,是為叫我們稱義(參羅425109);神就將基督當作義賞賜給信祂的人(參林前130;耶236)。
  
             【約十六11】「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為審判」聖靈第三步的工作,就是使人看見有罪必有審判,人若不接受神對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審判(意即若不接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擔罪),將來就要自己面對神的審判(參來927)。『這世界的王』是指那惡者撒但(参約壹519);『受了審判』是指主已經藉著十字架的死,敗壞了那掌死權的魔鬼(参來214),也就是說,這世界的王已經受了審判;而凡不肯相信主的人,將來必要與魔鬼同受審判,而與魔鬼同受永刑(參太2541;啟201015)。
   
【約十六12】「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或作不能領會)。」
  『好些事』指一切寫在新約聖經裏面的真理,當主耶穌在肉身裏與祂門徒同在的時候,尚未對他們講說與教導的部分。因為聖靈還沒有進到門徒裏面的時候,因屬血氣的人不能領會神聖靈的事(參林前214),所以耶穌沒有辦法完全告訴教導他們。
      
【約十六13】「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明白(原文作進入)一切的真理。因為祂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祂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
  聖靈是『真理的聖靈』,因為聖靈感動人說出神的話(參彼後121);聖靈絕不引人趨向謬妄(參約壹46), 聖靈更為是真理的基督作見證(參6節;1526);而且祂還要引導人進入真理。聖靈把所受於我的, 就是祂所聽見的一切都啟示出來,『將來的事』, 包括主耶穌的死、復活、升天和再來之事;而我們若不是聖靈在我們裏面作啟示的工作,我們就無從認識屬天的事。
  
【約十六14】「祂要榮耀我;因為祂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
  聖靈對教會和信徒的啟示與教導,具有與基督同等的權威。而且聖靈來時,祂不會吸引人注意祂自己,只彰顯基督的榮耀。

【約十六15】「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說,祂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
  「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指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參西29);父的一切所是和所有,都具體化於基督。     「祂要將受於我的」『祂』指聖靈,『我』指基督;表明耶穌升天後,基督的一切所是和所有,都歸聖靈承受。聖靈要帶領信徒進入神和基督一切的豐盛和實際裏面。

(三)憂愁變為喜樂(161622
     【約十六16】「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
  『不多時』在此指從主耶穌說話的時候,一直到祂釘死十字架的極短暫時間(不到一天)。耶穌預先告訴門徒们祂被釘死後, 他們就不得見祂。「再等不多時」則有幾重的預言。第一重預言應驗在主被釘死之後,祂第三日復活時,以身體的形態向門徒顯現(參2019)的一段時間。第二重預言應驗是指五旬節時,以聖靈降臨啟示真理(參徒214)的日子。第三重預言則指將來祂以君王的身份再臨到世上的日子。

【約十六17】「有幾個門徒就彼此說:『祂對我們說:“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又說:“因我往父那裏去。”這是甚麼意思呢?』」
 「因我往父那裏去,」主耶穌原未將這句話(参10節)與『等不多時』(参16節)連在一起講,但門徒卻認為兩者有關係,因為都有『你們就不得()見我』。        『不得見我』和『還要見我』是陳述事實,『因我往父那裏去』是解釋這些事實。

【約十六18】「門徒彼此說:『祂說等不多時,到底是甚麼意思呢?我們不明白祂所說的話。』」
  雖然耶穌說了這麼多,但門徒们還是不能明白耶穌預言祂即將要受死的事實,可是又不敢問耶穌, 所以互相詢問。

【約十六19】「耶穌看出他們要問祂,就說:『我說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你們為這話彼此相問麼?』」
耶穌知道門徒们還是不明白祂所說的,想問祂又不知如何問, 就對他們發問『你們為這話彼此相問麼?』, 因為祂要清楚的告訴他們將來的事。

【約十六20】「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痛哭、哀號,世人倒要喜樂;你們將要憂愁,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
  於是耶穌就明明的向他們說出祂的意思,「等不多時」乃是指他們所要經過的短暫黑暗時刻。「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痛哭哀號。」祂看到的是十字架,那時他們要痛哭哀號,而世人倒要喜樂。世人會以為當他們把我釘在十字架上時,他們就能擺脫了我。你們的看法似乎也是一樣。你們將要哭泣傷痛,世人倒要喜樂。然而你們的憂愁是短暫的, 因你們看見最終的結果, 必要喜樂起來。
      
【約十六21】「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她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
  接著耶穌用產婦產前的陣痛與生產來比喻祂的受死與復活。當祂要去受死的時候,他們如同婦人經過產難,感覺非常痛苦。但     「既生了孩子」指主耶穌的復活(參徒1333;來15;羅14),     「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生產通常會同時帶來痛苦和喜樂(參賽26171966714;何131314)。當門徒目睹復活的基督,就會忘記早先所受的痛苦和憂愁,轉而歡喜快樂。
   
【約十六22】「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
       『這喜樂』指目睹死而復活所產生的喜樂;死是人類最大的仇敵,既然連死也奈何不得(参林前155557),當然沒有甚麼能夠奪去這喜樂。

   (四)奉耶穌的名禱告(162328
【約十六23】「到那日,你們甚麼也就不問我了。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若向父求甚麼,祂必因我的名,賜給你們。」
『到那日』是指聖靈在五旬節降臨開始的那日,一直到我們現今活著的時代。在那之前,門徒们常向主諸多請求各樣的問題。但到那日之後,他們甚麼也就不問了,因為耶穌不但打開通往至聖所的帳幕,聖徒們可以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寶座前(参來1019),而且聖靈保惠師被賜下在聖徒们心中帶領聖徒们向父祈求(参1426),而父也會因耶穌的緣故,答應他們的請求。父答應我們,並不是因為我們應得,乃是因為主耶穌是配得。
  
【約十六24】「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因為直到那時,主還沒有借著聖靈在他們裏面,他們也還沒有在主裏面,他們和主還沒有完全聯結。『奉我的名』是禱告得蒙答應的應許,也是禱告的權柄和秘訣。那時凡奉主名求的就必得著,乃是因為聖靈的帶領照著父神的心意求的,父神必垂聽並應允, 而門徒的喜樂就可以滿足了,因為這正是主活在他們裡面的明證。
      
【約十六25】「這些事,我是用比喻對你們說的。時候將到,我不再用比喻對你們說,乃要將父明明的告訴你們。」
  耶穌知道自己即將受死者, 就明白的告訴他們將來要發生的事,而這些事都是父神的心意要做的,耶穌就不再用比喻的方式告訴他們。
     
【約十六26】「到那日,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我並不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
  「我並不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這話並不是說,祂放棄作中保的職責,不再為屬祂的人在神面前代求(參羅834;來725;約壹21);乃是說,門徒只需要奉耶穌的名,就可以直接向天父祈求了。 
【約十六27】「父自己愛你們,因為你們已經愛我,又信我是從父出來的。」
  門徒奉耶穌的名向神祈求並蒙垂聽,主要是基於一個很特殊的關系和團契。這是完全建立在「愛」和「信」上。

【約十六28】「我從父出來,到了世界;我又離開世界,往父那裏去。』」
主受父神的差遣來到這世界。當他完成了使命之後,又回到父神那裡去。
      
(五)苦難與平安(162933
【約十六2930】「門徒說:『如今你是明說,並不用比喻了。現在我們曉得你凡事都知道,也不用人問你;因此我們信你是從神出來的。』」
 『相信』和『主耶穌是從神出來的』,乃是《約翰福音》的兩大主題。

【約十六3132】「耶穌說:『現在你們信麼?看哪,時候將到,且是已經到了,你們要分散,各歸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獨自一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
    『分散』表明此乃應驗經上所記:『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参亞137)。
     「留下我獨自一人」就是耶穌遭門徒離棄;但主對此似乎並不介意。因為祂知道這是父神的心意, 父神會一直與祂同在, 除了祂在十架上為世人擔罪的那個時刻之外(参太2746)。
   
【約十六33「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雖然耶穌知道祂即將遭門徒離棄,他們會害怕四處逃散,但祂事先向他們明說,並賜給他們平安(参1427)。 同時向他們應許『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因為祂已經勝了世界』,主並沒有應許信徒可以免除苦難, 耶穌勉勵他們放心,因為祂已經勝了世界, 而門徒们也必會勝過這些苦難的。
     
  
參考資料:
《摩根著解經叢書網上版》
《马唐纳著新約聖經註釋網上版》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網上版》
鐘志邦著:約翰福音(卷下)天道聖經注釋。

Study Notes Questions - 7/27/2012


小組查經:約翰福音
主題:神子耶穌~信祂得生命
日期:7272012

第二十三課:將來的事及主的得勝(16133

說明:本課是連續上一課,耶穌繼續警告門徒们在祂死後, 世人將要逼迫殺害他們,但耶穌鼓勵並堅固門徒们要持守信心,不要失腳跌倒。 祂再次告訴門徒们將來的事,祂會差派真理的聖靈來使他們能明白這一切, 到那時他們將如產婦生產之後,原先的憂愁要變為喜樂。耶穌也教導他們要在靈裡禱告,父必垂聽應允。最後祂勉勵他們放心面對即將來的苦難, 因為祂已勝過這一切,他們也必會勝過的。


問題討論
1.          根據168,聖靈對人有哪些工作?你是否經歷過聖靈的工作?





2.          耶穌說『你們若向父求甚麼,祂必因我的名,賜給你們。』請分享一樣蒙神應允的禱告。




3.          苦難是神允許的嗎? 請分享基督徒應當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苦難呢?

Cell Meet - 07/27/2012


From: Jun Yang <junyang97@gmail.com>
To:  Jun Yang <junyang97@gmail.com>  <group members>
Sent: Thursday, July 26, 2012 3:26 PM
Subject: 07/27/12 Self-control group meeting

Dear All,

Sorry for the late notification!

Please come join us for Bible study on this Friday night at PCAC.
Sister Yan Mei will lead the worship, and I lead the message. Here are
study materials and questions for your information.

Please pray for Sister Amy's health recovery.

May our Lord be peaceful and joyous with you and your family!
Jun

Thursday, July 19, 2012

Study Notes Questions - 7/20/2012


小組查經:約翰福音
主題:神子耶穌~信祂得生命
日期:7202012

第二十二課:住主裡面與世人的憎恨(15127

說明:本課是耶穌在受死之前對門徒们最重要的教導。 祂用葡萄樹與枝子的比喻要門徒们常常住在主裡面,因唯有如此他才能得著生命的供應而結出果子。耶穌告訴他們之所以揀選他們,分派他們,乃是要叫他們結果子並祈求,使他們結豐滿的果子,而叫神得著應得的榮耀。末後耶穌勸勉堅固他們, 讓他們知道世人將要恨他們, 逼迫他們, 正如世人恨祂, 逼迫祂一樣。


問題討論
1.結果子的枝子,天父仍要修理。在你的生命中有哪部分仍要被天父修理?例
  如:脾氣暴燥,只會批評不懂欣賞等等。請每位組員分享有項。




2我們要怎樣保守自己常在主裡面?




3世人為何恨惡門徒?你是否有此經歷?


Study Notes - 7/20/2012


第二十二課:住主裡面與世人的憎恨(15127

本課是耶穌在受死之前對門徒最重要的教導。 祂用葡萄樹與枝子的比喻要門徒常常住在主裡面,因唯有如此他才能得著生命的供應而結出果子。耶穌告訴他們之所以揀選他們,分派他們,乃是要叫他們結果子並祈求,使他們結豐滿的果子,而叫神得著應得的榮耀。末後耶穌勸勉堅固他們,讓他們知道世人將要恨他們, 逼迫他們, 正如世人恨祂, 逼迫祂一樣。

(一)耶穌是真葡萄樹(15111
【約十五1】「『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
    在舊約聖經裏面,常用葡萄樹來象徵以色列人,表明他們是神所揀選和栽培的族類 (參詩808;賽512;耶221;結1910,何101)。「我是真葡萄樹」原文是『我是葡萄樹,那真實的』,這樣的敘述明顯將祂自己和舊約裏的葡萄樹(以色列人)作一對比。祂宣告以色列是失敗。她並沒有結出該結的果子。而祂是那『真』葡萄樹,生命在祂裏頭(參14),所以祂能完成神栽培的目的。     「我父是栽培的人」意即神親自負責栽培看護,鬆土、澆灌、施肥、修剪、除草等工作,祂是那一位照顧葡萄樹者,祂負責要使它結果子。
   
【約十五2「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祂就剪去;凡結果子的,祂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
  『屬我』這話是主親自說的,祂用枝子比喻屬祂的人。結果子是父栽培修剪後必然的結果。『果子』至少包括有生命上的果子,指神生命的自然流露,叫人如同看見神或基督自己(參太720;提前316;腓120);生活上的果子,指神性情的自然流露,顯出各樣的美德(參加52223;弗59;腓110;雅31718);工作上的果子,指領人歸主(參羅113);嘴唇上的果子,指感謝讚美神(參來1315)。其中父接管了照顧這葡萄樹的責任, 也只有祂纔能作這修理的工作,就是除去一切有礙於生命長進和結果子的東西。祂負責必要的潔淨工作,以便結出更多的果子。所謂的『剪去』,並不是指被主永遠棄絕,乃是指因為失去了生命的功用,而無法繼續從葡萄樹得到生命的供應。
  
        【約十五3「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乾淨了。」
   主的道就是清理修剪的媒介,門徒們在信的那刻,已由所聽見的道清理乾淨,祂的道洗淨了他們一切的不義  。(參1310;約壹19)。

【約十五4「你們要常在我裏面,我也常在你們裏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裏面,也是這樣。」
  『你們』是指信徒;『常在我裏面』原文是『住在我裏面』,指信徒因信與主聯合,接受祂生命的供應,並以祂為生活的範疇。        『在主裏面』和『住在主裏面』,是有分別的。『在主裏面』是得救的問題,『住在主裏面』是交通的問題。我們一得救,就是在主裏面了;但我們必須住在主裏面,才能和主有親密的交通。     「我也常在你們裏面,」原文是『我也住在你們裏面』,指主在我們生命中不斷的運作、管理、教導並帶領。     「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枝子不是靠一次的接合,或一次吸收豐富的汁漿,就能結果子;若沒有葡萄樹不斷的供應水分和養料,就不能生存,更何況談到結果子呢!同樣,信徒必須與主聯合,不斷地從主得著生命的供應,才能結出果子來。
   
【約十五5「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
 葡萄樹它的花非常小,花期也很短,所以它不是為開花供人觀賞;它的枝幹並不堅實,不但不能用它來作拐仗或任何工具,連作燒火的材料都沒有多少用處;葡萄樹除了葡萄和它產物(葡萄乾、葡萄汁和葡萄酒等)之外,沒有甚麼別的產品可供人們利用。葡萄樹完全是為著結果子之用的。所以耶穌用葡萄樹與枝子來說明我們對主的密切依賴關係,以及栽培者父神要在我們身上所得著的。若     我們離開主,就不能作甚麼,因為生命的源頭被切斷了, 得不著供應也結不出什麼果子來。
  
     【約十五6「人若不常在我裏面,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人拾起來,扔在火裏燒了。」
  耶穌再次強調要常住在祂裡面,因為離了祂所做的一切事,會像草木禾秸一樣被燒毀,雖然得救,卻像從火裏經過的一樣(參林前315)。正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人拾起來,扔在火裏燒了』一樣。

【約十五7「你們若常在我裏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原文是「你們若住在我裏面,我的話也住在你們裏面」,主的話成了他們生活的準則、思想的引導、行為的動機、選擇的依據。這樣主必垂聽他們的禱告。     因為此時信徒住在主裏面到一個地步,主的話也就住在他們的裏面,他們能從主的話中知道神所要的,也知道神所不要的;這樣的人,他們所願意的,也就是神所願意的,他們根據裏面的認識所發出來的祈求,當然是合乎神的旨意,所以一祈求,主就給他們成就。
  
     【約十五8「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
 如果常住在祂裏面與基督有活的聯結,並且讓祂的話修剪, 如此就能多結果子,而父神的榮耀會藉著這些果子被彰顯出來。     「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表明結果子就是作主門徒的證據。
   
【約十五9「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裏。」
 主對我們的愛,與父對子的愛相同;兩種愛,在質與量都是一樣的。惟有住在主的愛裏,才能多給主機會愛,也才能以主的愛來愛別人,從這樣先領受神的愛,我們才有能力去愛別人, 甚至愛那不可愛的人(約壹419)。
     
【約十五10「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裏;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祂的愛裏。」
  當信徒住在主裏面時,主的話也就住在我們的裏面(參7節),主的話也是祂的命令,須要我們去遵行。而遵守主命令的原動力乃在於主的愛,惟有住在主的愛裏,使我們有力量去遵守主的話。耶穌不僅要門徒们遵守祂的命令,住在主愛裏,  祂自己以身作則,率先遵守父的命令,而遵守命令的結果,就必然會住在父愛裏。

【約十五11「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這些事』指一至十節『住在主裏面』和『住在主的愛裏』的事。因『住在主裏面』和『住在主的愛裏』,乃是讓主感到喜樂的事,而主的喜樂能夠轉存在我們的心裏,對我們產生切身的影響,叫我們也能有主所有的喜樂(參1713),這種因主的喜樂而產生的喜樂,乃是滿足的喜樂。

(二)真門徒是耶穌的朋友(151217
     【約十五12「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
  『愛』字的原文是指『神聖的愛』(agapao),也就是『捨己犧牲的愛』;信徒之間的『彼此相愛』,不同於人間的愛。耶穌要我們住在祂的愛中與祂聯結, 如此我們才能彼此相愛,像祂愛我們一樣。愛神的心,是在愛人上顯明的。人若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怎能愛沒有看見的神呢(參約壹420)?所以在祂最後的講論中,耶穌要求門徒面對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愛。愛是命令的總綱;而這也是律法上最大的誡命(參太223740)。
      
【約十五13「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
  『朋友』在此指主耶穌所愛的人。為所愛的捨命,乃是愛的最高表現,此節這裏不是強調人類那種為他人犧牲己命的愛,乃是強調主耶穌為愛『所捨的命』超絕無雙。正是『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78)。

    【約十五14「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
  遵行主所吩咐的,是因為愛主,耶穌在此稱那些因為愛祂而甘心樂意遵行祂所吩咐的人為朋友。

【約十五15「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
 『僕人』通常只作他主人所吩咐他作的事,而且很多時候不明白主人的用意。但
     『朋友』的關係是基於互信與互愛。彼此之間不存秘密,互相傾心吐意,分享自己的感受,無所保留;事無大小,彼此商量。因為耶穌將祂從父所聽見的都告訴門徒。祂告訴他們,祂即將要離去(參1333),聖靈隨後會降臨(參1419),祂也會再來接他們(參143)。
             
【約十五16「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祂就賜給你們。」
  一般猶太人是門徒揀選他們所想跟從的拉比;但主耶穌的門徒卻非如此,是主揀選了他們。祂吩咐門徒做祂託付的事。分派他們去結果子。果子可以是基督徒生命的成熟,如仁愛、喜樂、和平等;也可以是領人歸信主耶穌基督的靈魂。「叫你們的果子常存」生命成熟的果子(參來1211)與信徒作工的果效將要永遠隨著我們(參啟1413),領人歸主的果子是存到永生的(參路169)。主的名就是主自己;『奉主名求』就是在主的裏面與主聯合為一,支取主的權柄。所以有果效的事奉是在凡事上與主聯合為一的禱告。如此必能合神心意,無論向父求甚麼,祂就賜給你們。

  【約十五17】「我這樣吩咐你們,是要叫你們彼此相愛。」
  有解經家認為本節不是十六節的結論,而是十六節的根基;惟有信徒『彼此相愛』,才能夠結常存的果子, 而且禱告蒙神垂聽。
   
(三)預告迫害和世人的罪(十五:1825
【約十五18】「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或作該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
『世人』在這裏是指撒但用來抵擋神的系統(約壹519)。耶穌提醒門徒要他們知道,因為世人恨祂,所以也將會恨他們。『恨』帶有『拒絕』之意。

【約十五19「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
  耶穌勉勵門徒們,他們不屬世界,這世界會恨他們,因為他們不與世俗為友(雅44),祂在離世前堅固他們,因為祂已揀選了他們,世界就恨他們 了。

【約十五20「你們要記念我從前對你們所說的話,僕人不能大於主人。他們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們;若遵守了我的話,也要遵守你們的話。」
  耶穌繼續勉勵門徒們,作為主的僕人,不應期望世人會待他們比待主人好。他們若受到世人的逼迫和為難,並非反常的事,反而證明他們是屬乎主的人,與主遭受同樣待遇。主說這樣受逼迫的人,是有福的,所以應當歡喜快樂叁太51012)。祂同時也賜他們權柄,對那些接受主的人,他們不但會遵守主的話, 也會遵守他們的話。

【約十五21「但他們因我的名,要向你們行這一切的事,因為他們不認識那差我來的。」
  主的名是代表主和主的一切教訓。信徒在世上肩負主名的見證,行為舉止像祂,就必招致世人的恨。     『這一切的事』是指一切恨惡、逼迫門徒的事。因為基督徒不屬於這個世界,從世界來的逼迫就不可避免;其基本的原因,是世人不認識並拒絕父(叁十六3)

【約十五22「我若沒有來教訓他們,他們就沒有罪;但如今他們的罪無可推諉了。」
    耶穌指責拒絕祂的人,他們見過神的兒子,聽過祂的教訓,但他們仍選擇拒絕相信接受祂, 這就使他們全然有罪,無法推諉。假若主耶穌不來到他們中間,他們仍然是罪人,但至少不會有直接拒絕主的罪(參24節)。 他們所犯其他的一切罪過,相比他們拒絕主的榮耀這可怕的罪行,就不足掛齒了。如今他們的罪無可推諉了。因為他們拒絕了這世界的光。
   
【約十五23「恨我的,也恨我的父。」
 耶穌再次表祂與父的等同關係。

【約十五24「我若沒有在他們中間行過別人未曾行的事,他們就沒有罪;但如今連我與我的父,他們也看見也恨惡了。」
 他們不但只聽過基督的教訓,也親眼看見祂所行的神蹟奇事。而既有如此的證據,他們仍然拒絕基督。主將這罪與他們所犯其他的罪相比,其他罪猶如無有。因為他們恨惡子,也恨惡祂的父,這就是他們可怕的罪的定案。

【約十五25「這要應驗他們律法上所寫的話,說:“他們無故的恨我。”」
  『他們的律法』在此指舊約聖經。儘管有罪的人以為他們能抵擋神,但神的定旨到最後總會成就。     「他們無故的恨我」這句話引自詩3519694

(四)聖靈的工作(1526─27
【約十五26「但我要從父那裏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祂來了,就要為我作見證。」
  保惠師就是聖靈。主說祂從父那裏差聖靈來。約翰福音十四章16節寫道,差聖靈來的是父。這又證明了子與父是同等的。     聖靈來的主要工作,是為基督作見證;將基督啟示在我們裏面,給我們認識,作我們的生命。  

【約十五27「你們也要作見證,因為你們從起頭就與我同在。』」
  信徒接受聖靈為基督所作的見證(參26節),自然會導致信徒也為基督作見證。     使徒們有責任作見證,因為他們蒙基督親自揀選與教導,並且是祂榮耀的目擊見證人;『起頭』指主耶穌開始公開傳道的時候。
  
參考資料:
《摩根著解經叢書網上版》
马唐纳著新約聖經註釋網上版》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網上版》
鐘志邦著:約翰福音(卷上)天道聖經注釋。

Thursday, July 12, 2012

Study Notes Questions - 7/13/2012


小組查經:約翰福音
主題:神子耶穌~信祂得生命
日期:7132012


第二十一課:主的離開和賜聖靈的應許(14131

說明:門徒聽見主要離開他們時,充滿了憂慮。主向他們預告國度的前景,說明他在國度預備好地方後,必要再來接他們到父那裡。他亦教導他們,他乃是人可以靠著得救的唯一途徑,因他乃是與父為一,人見到他就是見到父,他的言、行、神跡表明他是神子。除了預備門徒的理性,知道將來主再來、國度建立之盼望外,神子也應許賜下聖靈,使門徒經常可以經歷到神的同在、他的安慰及引導。他勸門徒以實際行動愛他──就是遵守他的道。


問題討論
1那裡是我們永恆的居所?你對天家三否有所期待?(1-7節)


2為甚麼信主的人能作比主更大的事?(12你有沒有求神使用你作大事


3聖靈如何將一切的事指教我們26節)

活水 = 從領受的人腹中所流出的江河


耶穌有一次向一個在井邊(未信)的撒馬利亞婦人說話:
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 
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四10、13-14)
You may ask: 裏頭的活水,是那住在信的人內心的聖靈?

後來在約翰福音中,耶穌再說到「活水」:

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裏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約七37-39)
這段經文中,耶穌不是說到活水會變成「泉源直湧到永生」,
相反地,這活水會成為從領受的人腹中所流出的江河



Study Notes - 7/13/2012


第二十一課:主的離開和賜聖靈的應許(14131

門徒聽見主要離開他們時,充滿了憂慮。主向他們預告國度的前景,說明他在國度預備好地方後,必要再來接他們到父那裡。他亦教導他們,他乃是人可以靠著得救的唯一途徑,因他乃是與父為一,人見到他就是見到父,他的言、行、神跡表明他是神子。除了預備門徒的理性,知道將來主再來、國度建立之盼望外,神子也應許賜下聖靈,使門徒經常可以經歷到神的同在、他的安慰及引導。他勸門徒以實際行動愛他──就是遵守他的道。

(一)信心盼望解離愁141-11
當門徒聽見主說:還有不多的時候與他們同在(1333),他們心裡就憂愁,主也曾憂愁(113312271321),但主知道這是神美好計劃,因為苦杯是來自父神(1811),而主的順服和十架帶來父神榮耀,最後主要歸到父那裡去。主安慰門徒不要憂愁,要有信心,這信心是建立在祂和父神那裡。主離開他們是要返回父家中為他們預備地方,並應許祂必定回來接他們。主表明門徒知道祂走十字架的路,多馬卻說不知哪一條路,也不知主去哪裡。主耶穌便指出祂就是那道路,是通到父神的唯一道路,因祂與父原為一。主也是真理,更是生命,是那永恆的生命。故認識主就認識父,並要在每天的生活中經歷神。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故看見耶穌就是看見神,認識主,接受祂,就是認識和接受父神。主在父裡面,父也在主裡面。
 
(二)為神作大事1412-14
主在世時作了驚天動地的事,信祂的人也要繼續祂的工作,並且要作比祂更大的事;因為主要回到父那裡去(12節),存留在地上的門徒要繼續為父作大事。此外,也因「我在父裡面,你們在我裡面,我也在你們裡面。」(20節)這三重關係叫門徒也能作大事。門徒作的事比主作的更大是指地域上,不局限於猶太地區,時間上也不只是主在世的三年多,而是世世代代延續下去。要作這大事,必先要有信,不是相信自己有這能力,而是相信主順服父神而作大事,相信門徒順服神,也同樣能作大事,門徒奉主求的事,不是求自己的榮耀,乃是求作大事,好叫父因兒子得榮耀,意思就是父的本質與名字會在門徒繼承子之事工中彰顯出來。

(三)賜聖靈的應許1415-24
十四至十六章多次提及聖靈,都是以保惠師(訓慰師)或真理的靈來形容聖靈。這時主強調有聖靈賜下給門徒,因為主曾賜他們一條新命令,要他們彼此相愛,而門徒愛主,就「必」遵守祂的命令(15節),主耶穌體恤他們的軟弱,知「道」易,行「道」難,故求父賜給他們一位「保」護他們不失腳,厚賜恩「惠」的聖靈來幫助他們。「另外」是指主耶穌是第一位保惠師,祂與門徒同在三年多,不斷的「訓」勉和安「慰」他們。現在主要離世歸父,故求父賜下另一位,是永遠與他們同在。約翰一書21說:「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中保」原文與保惠師同一個字。其實聖靈是主耶穌的另一位格,當主說與父原為一,這就表示父、子、聖靈原為一。聖靈又稱為「真理的靈」,因為聖靈本身就是真理,聖靈本是幫助門徒去認識真理,實踐真理。正如主說:「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111)真理的靈也不被世人所接受,在這裡真理的靈被描繪為有位格的,不為世人所接受的,因為世人不喜愛真理,只喜愛悅人心耳的道理,世人受「謬妄的靈」(約壹46)所影響,隨從荒謬虛妄的事,只有屬主的門徒是才能接受聖靈,有聖靈同在,也住在門徒裡面。
主再次安慰門徒祂必不撇下他們為孤兒,並且祂必要再到他們那裡(18節),復活的主必再向他們顯現。「到那日」(20節),除了指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的日子外,也是一個末世的名詞,可指預先嘗試,愉快地期待神統治的新紀元。

21節回應15節的話,愛是需要實踐的,門徒要以愛的行動去表現愛的心志,愛主的人就必守主的命令,結果是主愛他們,父也愛他們,並向他們顯現。猶大問為何不向世人顯現,因為顯現的條件是愛主和守主的道,世人不認識主,拒絕主,不守主的道,沒法與父子同在,根本不能體會神,他們心靈的眼睛瞎了,不管神如何向世人啟示祂自己,他們也看不見。主耶穌這番說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真理,保惠師聖靈永遠住在信徒裡面,因著聖靈的引導和幫助及我們遵守主的命令,聖父聖子要愛我們,並要到我們那裡去,與我們同住(23節)。
 
(四)真理的聖靈1425-31
主耶穌在世的事奉已近尾聲,保惠師,那從神而來的真理的靈會繼續聖子的工作,叫門徒想起主曾教訓他們的事,也能明白體會,好在將來的日子建立教會時能建基於真理之上。

主安慰門徒,祂留下平安給他們,主所賜的平安就是「心裡沒有憂愁膽怯」(27節下),意即在危險患難絕境中仍能處之泰然,這不是「阿Q」精神,而是知道我們一生是在神的手裡,我們的生命是植根於永恆,在世雖有艱難困苦,但保惠師永遠住在我們當中,祂保守引領每一步。主耶穌此時是要面對十架苦難和死亡,然而祂擁有平安。

主耶穌不單只賜門徒平安,祂也叫他們喜樂,因為(1)主還要到他們那裡;(2)祂往父那裡去,父比主大。主耶穌在地上生活,捨棄天上祂本有神的形象,甘願自己卑微,現在祂要歸到父那裡去,坐在神右邊,掌權作王,得享榮耀,故門徒應為此而喜樂。此外父比祂大,意即子接受一個被差遣的角色,去完成救贖世人的使命。這救贖使命尚未完成,因主尚未上十字架,但不多久門徒就親身經歷這個無比救恩,而相信主以前所講的一切話。世界之王將要來到,撒但似乎得勝,但一切都是在神計劃之中。子愛父,甘心順服父旨意。不是撒但控制了祂,而是祂聽命順從,父怎樣吩咐祂,祂就怎樣行。

參考資料
約翰福音解經網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