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7, 2012

Study Notes - 07/27/2012


第二十三課:將來的事及主的得勝(16133

本課是連續上一課,耶穌繼續警告門徒们在祂死後, 世人將要逼迫殺害他們,但耶穌鼓勵並堅固門徒们要持守信心,不要失腳跌倒。 祂再次告訴門徒們將來的事,祂會差派真理的聖靈來使他們能明白這一切, 到那時他們將如產婦生產之後,原先的憂愁要變為喜樂。耶穌也教導他們要在靈裡禱告,父必垂聽應允。最後祂勉勵他們放心面對即將來的苦難, 因為祂已勝過這一切,他們也必會勝過的。

(一)警告與挑戰(1614
【約十六1】「『我已將這些事告訴你們,使你們不至於跌倒。」
  『這些事』是指主耶穌在最後晚餐時對祂門徒的教訓(参1315章),在此特指門徒將要遭受逼迫的事(参151825)。耶穌預先告訴門徒們使他們不至於因沒有防備而失去信心,而能在將來面對逼迫時,為耶穌站立的住,不至跌倒。
      
【約十六2】「人要把你們趕出會堂;並且時候將到,凡殺你們的,就以為是事奉神。」
    『趕出會堂』意即輕則剝奪權利,暫時不得參與敬拜神和社團的正常活動(為期一週至一個月);重則剔除公會會籍,終身受到排斥與藐視。耶穌警告門徒們逼破殺害他們     會自以為是從事一項合乎神旨意的美事。

【約十六3】「他們這樣行,是因未曾認識父,也未曾認識我。」
  他們會趕逐與殺害門徒的行為,是由於他們對神和基督缺乏真實的認識(参819),誤解了神和主的心意所引起的。
   
【約十六4】「我將這事告訴你們,是叫你們到了時候,可以想起我對你們說過了。我起先沒有將這事告訴你們,因為我與你們同在。」
  『這事』是指門徒將遭受逼迫的事(参1節)。『時候』是指主的話應驗的時候。耶穌預先告訴他们將來會在聖靈的感動下想起主說過的話(参1426)。其實耶穌已曾屢次豫言門徒將要遭受逼迫(參太5101210162528213536249),但祂並未解釋其原因和動機,以及那些逼迫與祂離世歸父的關係。但祂即將離世歸父,世人對祂的恨惡和逼迫將會轉移到他們身上,故此祂要清楚明白的勸勉堅固他們。

(二)真理聖靈的來臨(16515
     【約十六5】「現今我往差我來的父那裏去。你們中間並沒有人問我,你往那裏去。」
  事實上,彼得曾經問主往那裏去(參1336),因此,主這是表示門徒們心裏並未真實明白祂的預告將要離去。所以耶穌再次向他們明說祂將會往父那裏去,而且表明祂的來正是父神差祂來的(参1412)。

【約十六6】「只因我將這事告訴你們,你們就滿心憂愁。」
  『這事』就是指祂即將離開,以及門徒將要遭受逼迫的事。
     
【約十六7】「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裏來;我若去,就差祂來。」
  『保惠師』就是聖靈13節;141617;「保惠師」也可以是指在旁邊呼喚者beside caller,朋友friend,中保Advocate,安慰者comforter,說服者persuader,輔導者counselor,辯護者Legal Helper,代求者Intercessor,堅固者Strengthener的意思。其工作乃是代言、辯護、忠告、訓勉和安慰。「我若去,就差祂來」『去』字就是去父那裏。聖靈是父所差遣(參1426),也是子所差遣;這又一次表明父與子原為一(參1030)。

【約十六8】「祂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祂既來了」『祂』指聖靈,就是保惠師(參7節)。     這裡罪、義和審判三個名詞均無定冠詞,所以不是指特定個別的案例,而是指一般的情形。        『罪』指達不到神所設定的標準;『義』指在神面前是正直、公義的;『審判』指神對所有人事物的斷定。        『罪』是因亞當而進入世界的(參羅512),故罪與人有關;『義』是藉基督的死而復活顯明的(參10節;羅325425),故義與基督有關;『審判』是為著撒但而設的(參11節;1231),因為牠是罪的創始者和源頭(參844),故審判與撒但有關。        聖靈來主要就是使人明白何為罪,何為義,何為審判;並且叫人知道自己有罪,無義,必受審判。人若看見自己有罪,因而信靠基督,就得在神面前稱義,而免受審判。人若看不見自己有罪,或即使看見自己有罪,卻不接受基督,就要被神定罪,受到撒但所該受的審判和刑罰。
      
【約十六9】「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
  聖靈第一步的工作,就是使人看見自己是生在罪中,長在罪中,活在罪中,是個十足的罪人,也是在神定罪之下(参約318),並要死在罪中(参約824)。所以人類在尋求脫罪和赦罪的路。而人的不信就是罪的真正本質,   只有在聖靈的光照下,叫我們自責而知罪。

【約十六10】「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裏去,你們就不再見我;」
  「為義」聖靈第二步的工作,就是使人感覺自己沒有義而需要義,並且看見主耶穌是惟一的義者,因此接受祂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義。因為耶穌的受死滿足了神公義的要求。     『往父那裏去』是指祂復活升天到父那裏;表示祂在十字架上的死,已經滿足了神公義的要求,因此,祂的復活升天,是為叫我們稱義(參羅425109);神就將基督當作義賞賜給信祂的人(參林前130;耶236)。
  
             【約十六11】「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為審判」聖靈第三步的工作,就是使人看見有罪必有審判,人若不接受神對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審判(意即若不接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擔罪),將來就要自己面對神的審判(參來927)。『這世界的王』是指那惡者撒但(参約壹519);『受了審判』是指主已經藉著十字架的死,敗壞了那掌死權的魔鬼(参來214),也就是說,這世界的王已經受了審判;而凡不肯相信主的人,將來必要與魔鬼同受審判,而與魔鬼同受永刑(參太2541;啟201015)。
   
【約十六12】「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或作不能領會)。」
  『好些事』指一切寫在新約聖經裏面的真理,當主耶穌在肉身裏與祂門徒同在的時候,尚未對他們講說與教導的部分。因為聖靈還沒有進到門徒裏面的時候,因屬血氣的人不能領會神聖靈的事(參林前214),所以耶穌沒有辦法完全告訴教導他們。
      
【約十六13】「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明白(原文作進入)一切的真理。因為祂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祂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
  聖靈是『真理的聖靈』,因為聖靈感動人說出神的話(參彼後121);聖靈絕不引人趨向謬妄(參約壹46), 聖靈更為是真理的基督作見證(參6節;1526);而且祂還要引導人進入真理。聖靈把所受於我的, 就是祂所聽見的一切都啟示出來,『將來的事』, 包括主耶穌的死、復活、升天和再來之事;而我們若不是聖靈在我們裏面作啟示的工作,我們就無從認識屬天的事。
  
【約十六14】「祂要榮耀我;因為祂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
  聖靈對教會和信徒的啟示與教導,具有與基督同等的權威。而且聖靈來時,祂不會吸引人注意祂自己,只彰顯基督的榮耀。

【約十六15】「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說,祂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
  「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指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參西29);父的一切所是和所有,都具體化於基督。     「祂要將受於我的」『祂』指聖靈,『我』指基督;表明耶穌升天後,基督的一切所是和所有,都歸聖靈承受。聖靈要帶領信徒進入神和基督一切的豐盛和實際裏面。

(三)憂愁變為喜樂(161622
     【約十六16】「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
  『不多時』在此指從主耶穌說話的時候,一直到祂釘死十字架的極短暫時間(不到一天)。耶穌預先告訴門徒们祂被釘死後, 他們就不得見祂。「再等不多時」則有幾重的預言。第一重預言應驗在主被釘死之後,祂第三日復活時,以身體的形態向門徒顯現(參2019)的一段時間。第二重預言應驗是指五旬節時,以聖靈降臨啟示真理(參徒214)的日子。第三重預言則指將來祂以君王的身份再臨到世上的日子。

【約十六17】「有幾個門徒就彼此說:『祂對我們說:“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又說:“因我往父那裏去。”這是甚麼意思呢?』」
 「因我往父那裏去,」主耶穌原未將這句話(参10節)與『等不多時』(参16節)連在一起講,但門徒卻認為兩者有關係,因為都有『你們就不得()見我』。        『不得見我』和『還要見我』是陳述事實,『因我往父那裏去』是解釋這些事實。

【約十六18】「門徒彼此說:『祂說等不多時,到底是甚麼意思呢?我們不明白祂所說的話。』」
  雖然耶穌說了這麼多,但門徒们還是不能明白耶穌預言祂即將要受死的事實,可是又不敢問耶穌, 所以互相詢問。

【約十六19】「耶穌看出他們要問祂,就說:『我說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你們為這話彼此相問麼?』」
耶穌知道門徒们還是不明白祂所說的,想問祂又不知如何問, 就對他們發問『你們為這話彼此相問麼?』, 因為祂要清楚的告訴他們將來的事。

【約十六20】「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痛哭、哀號,世人倒要喜樂;你們將要憂愁,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
  於是耶穌就明明的向他們說出祂的意思,「等不多時」乃是指他們所要經過的短暫黑暗時刻。「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痛哭哀號。」祂看到的是十字架,那時他們要痛哭哀號,而世人倒要喜樂。世人會以為當他們把我釘在十字架上時,他們就能擺脫了我。你們的看法似乎也是一樣。你們將要哭泣傷痛,世人倒要喜樂。然而你們的憂愁是短暫的, 因你們看見最終的結果, 必要喜樂起來。
      
【約十六21】「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她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
  接著耶穌用產婦產前的陣痛與生產來比喻祂的受死與復活。當祂要去受死的時候,他們如同婦人經過產難,感覺非常痛苦。但     「既生了孩子」指主耶穌的復活(參徒1333;來15;羅14),     「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生產通常會同時帶來痛苦和喜樂(參賽26171966714;何131314)。當門徒目睹復活的基督,就會忘記早先所受的痛苦和憂愁,轉而歡喜快樂。
   
【約十六22】「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
       『這喜樂』指目睹死而復活所產生的喜樂;死是人類最大的仇敵,既然連死也奈何不得(参林前155557),當然沒有甚麼能夠奪去這喜樂。

   (四)奉耶穌的名禱告(162328
【約十六23】「到那日,你們甚麼也就不問我了。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若向父求甚麼,祂必因我的名,賜給你們。」
『到那日』是指聖靈在五旬節降臨開始的那日,一直到我們現今活著的時代。在那之前,門徒们常向主諸多請求各樣的問題。但到那日之後,他們甚麼也就不問了,因為耶穌不但打開通往至聖所的帳幕,聖徒們可以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寶座前(参來1019),而且聖靈保惠師被賜下在聖徒们心中帶領聖徒们向父祈求(参1426),而父也會因耶穌的緣故,答應他們的請求。父答應我們,並不是因為我們應得,乃是因為主耶穌是配得。
  
【約十六24】「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因為直到那時,主還沒有借著聖靈在他們裏面,他們也還沒有在主裏面,他們和主還沒有完全聯結。『奉我的名』是禱告得蒙答應的應許,也是禱告的權柄和秘訣。那時凡奉主名求的就必得著,乃是因為聖靈的帶領照著父神的心意求的,父神必垂聽並應允, 而門徒的喜樂就可以滿足了,因為這正是主活在他們裡面的明證。
      
【約十六25】「這些事,我是用比喻對你們說的。時候將到,我不再用比喻對你們說,乃要將父明明的告訴你們。」
  耶穌知道自己即將受死者, 就明白的告訴他們將來要發生的事,而這些事都是父神的心意要做的,耶穌就不再用比喻的方式告訴他們。
     
【約十六26】「到那日,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我並不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
  「我並不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這話並不是說,祂放棄作中保的職責,不再為屬祂的人在神面前代求(參羅834;來725;約壹21);乃是說,門徒只需要奉耶穌的名,就可以直接向天父祈求了。 
【約十六27】「父自己愛你們,因為你們已經愛我,又信我是從父出來的。」
  門徒奉耶穌的名向神祈求並蒙垂聽,主要是基於一個很特殊的關系和團契。這是完全建立在「愛」和「信」上。

【約十六28】「我從父出來,到了世界;我又離開世界,往父那裏去。』」
主受父神的差遣來到這世界。當他完成了使命之後,又回到父神那裡去。
      
(五)苦難與平安(162933
【約十六2930】「門徒說:『如今你是明說,並不用比喻了。現在我們曉得你凡事都知道,也不用人問你;因此我們信你是從神出來的。』」
 『相信』和『主耶穌是從神出來的』,乃是《約翰福音》的兩大主題。

【約十六3132】「耶穌說:『現在你們信麼?看哪,時候將到,且是已經到了,你們要分散,各歸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獨自一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
    『分散』表明此乃應驗經上所記:『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参亞137)。
     「留下我獨自一人」就是耶穌遭門徒離棄;但主對此似乎並不介意。因為祂知道這是父神的心意, 父神會一直與祂同在, 除了祂在十架上為世人擔罪的那個時刻之外(参太2746)。
   
【約十六33「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雖然耶穌知道祂即將遭門徒離棄,他們會害怕四處逃散,但祂事先向他們明說,並賜給他們平安(参1427)。 同時向他們應許『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因為祂已經勝了世界』,主並沒有應許信徒可以免除苦難, 耶穌勉勵他們放心,因為祂已經勝了世界, 而門徒们也必會勝過這些苦難的。
     
  
參考資料:
《摩根著解經叢書網上版》
《马唐纳著新約聖經註釋網上版》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網上版》
鐘志邦著:約翰福音(卷下)天道聖經注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